吉林: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走进延边侧记

当长白山的秋光铺满图们江岸,一场汇聚140余名嘉宾、超40家军创企业、8家金融机构,覆盖5省的产业盛会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开启——10月29日至30日,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走进延边,共谋边疆合作振兴之路。

从跨省部门的协同联动,到省内外企业怀揣赤诚而来,军创企业家以军人的担当,共同参加以“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为使命的活动,在延边热土共话合作、共谋发展,让退役军人的“戎光”与边疆发展的“春光”交相辉映,掀起边疆振兴的浪潮。

聚势延边 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齐聚延边,既是落实兴边富民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为军创企业与边疆发展搭起‘连心桥’!”活动伊始,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汪鸿兴以主持人身份开篇,用热忱的话语勾勒出活动“政策搭台、产业唱戏、资源赋能”的核心定位。

“延边是革命老区,‘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这里更是开放热土,11个国门口岸、1个国际空港织就立体交通网,外贸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洪庆说,“近年来,已有8947名退役军人在延边自主创业,带动9.8万名群众就业,军创企业是边疆振兴的‘生力军’!”

“军创企业深耕边疆,既是响应国家战略,更是抓住了黄金机遇!”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万春江在致辞表示:“长白山生态宝库、G331交通红利、多重政策叠加,这些都是军创项目落地的‘沃土’。我们已在白山、集安举办两场推介会,达成17个合作意向,今天在延边,期待更多军创力量在这里扎根生长!”

延边州商务局主要负责人亮出“开放家底”,一组组数据展现延边的区位优势。“全州口岸过货量占全省98%以上,珲春口岸承载全国85%的帝王蟹进口,G331大通道正让延边从‘地理末梢’变身‘东北亚物流枢纽’。”龙井市副市长则带来“定制化邀约”,从温泉酒店运营到玄武岩矿开发,从医药产业园合作到边境文化旅游建设,7个特色项目等待军创力量加盟。

赋能振兴 一次产业与边疆的“同频共振”

G331如一条银链,串起延边的生态之美、口岸之活、产业之兴。在项目推介环节,延边州各县市企业代表轮番登场,将本地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机遇娓娓道来,为军创企业绘制出一幅“投资地图”。

吉林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图们边境经济合作区等项目代表相继登台,从人参食品、生物医药到精细化工,一个个产业方向清晰明确。延边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副班长刘超推介起人参产业:“长白山这片沃土孕育的人参,原参留存面积占全省一半,我们是中国红参的‘发源地’!不管是精深加工还是市场推广,只要你来,就有商机!”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保留并传承着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和古建筑,延边不咸山舍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宋跃介绍:“我们盘活村民闲置房屋进行改造,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做成民宿、咖啡厅等,不仅保护了古建筑,还促进村民增收,今年国庆假期房间全满!军创企业若来合作,我们能一起把民俗文旅做得更火。”不止民俗文旅,延边的特色食品也希望借助军创力量走出去。龙井锋山食品有限公司商务营销经理朱长欣拿着韩式酱料样品推介:“韩式酱料市场规模很大,我们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合作米村拌饭等上百家企业,希望能和军创伙伴一起,把‘延边味道’卖到全国!”

“这瓶水来自长白山,每一滴都藏着边疆的纯净!”布尔湖里矿泉饮品公司创始人邵旭东举起自家产品。这位有着14年军龄的退役军人,2022年辞职创业,“部队教会我‘认准了就干’,不仅要做‘延边好水’,更要带动战友就业。”珲春“红枫谷”米业的卢怡,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她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牵头企业与周边200余户村民签订高于市场价的收粮协议,既保障原料品质,又带动边民年均增收。“下一步想搞‘大米+景区’直播,让更多人知道延边的好米,让农户跟着我们有奔头,也让边境村民多份收入。”

“军人的使命刻在骨子里,助力边疆发展义不容辞!”哈尔滨市退役军人服务协会秘书长徐金龙这次带来4家企业,“G331串起两省沿线城市,一方有资源禀赋,一方有产业经验,正好互补联动。我们要以军创力量为纽带,把沿线的资源优势变成两省共富的发展胜势,一起把边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金融机构精准发力,以定制化服务破解边疆发展资金难题,为军创项目注入“金融活水”。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退役军人优待证,提供一系列拥军举措,针对延边养猪、果蔬等特色产业,推出期限、利率灵活的差异化产品,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共筑未来 一股军创聚力的“磅礴力量”

“在边疆,退役军人是‘红色根系’,更是‘振兴先锋’。”吉林省退役军人参与稳边固边兴边宣传片中的这句话,在活动现场引发强烈共鸣。

“回到延吉,就像回到初心开始的地方!”在军创企业边疆行活动现场,哈尔滨麦熹特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庆莲动情地说。这位延吉籍退役军人,曾在延边服役三年,转业后在哈尔滨深耕食品行业20余年。此次回乡,王庆莲直奔合作目标,与珲春市梅宝养鹿场东北梅花鹿繁育养殖项目对接,计划优先采购家乡鹿肉、黑猪肉原料,以产业联动为延边发展注入军创动能。

“一头猪能‘消化’一亩地的秸秆,还能改良土壤,特别适合边疆农村。”吉林省戎马回甘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杰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毕业的他,深耕吉林生态农业18年,始终以军人的严谨与担当,致力于黑土地保护与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在军创企业边疆行活动中,他重点推介“老兵家庭农场”项目,为边疆振兴注入技术动能。

在三合村,11棵黄杨古树苍劲挺立,西部计划志愿者、退役军人韩仔钰和她的小伙伴们接过古树咖啡驿站的经营重任,将黄杨古树精神融入边境乡村建设。他们深耕地域特色,即将推出苹果梨咖啡等融合延边风味的产品,通过电商培训与直播引流,让驿站成为文旅融合新节点。“我们要像黄杨古树一样扎根边疆、守护边疆!”如今,这座驿站已经成为G331沿边通道上的网红打卡点。

“大湾区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农产品采购量大,将吉粤两省的优势天然互补,把延边的好产品精准对接湾区市场,既能打开销路、村民致富,也能满足湾区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真正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广东军创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宇洋带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合作诚意,为吉林边疆军创产品搭建起融入大湾区的“通途”。

秋染边疆添硕果,戎光聚力启新程。这场跨越山海的产业对接活动虽已落幕,但军创力量与边疆发展紧密相连,必将在G331沿边大通道上续写“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新篇章,让退役军人的“戎光”照亮边疆振兴的每一寸土地,绽放出更璀璨的发展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