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因一座桥 赴一座馆 见证一种力量

山河万里庆华诞,星月一轮照中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山西省太原市胜利街东延“天”字网红桥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这座新桥的开放,也让近在咫尺的太原解放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据统计,“两节”期间,累计接待参观游客17.23万余人次,发放鲜花14000余枝,开展志愿服务1290小时……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大家用辛劳凝结的温度,以最朴素的方式,向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股合力:从指挥中枢到一线阵地的无缝衔接

这个假期,纪念馆仿佛一个精密运转的“爱心枢纽”。来自公安、园林、城管、市政、街办等部门的力量持续汇聚,形成一道严密的服务保障网络,让太原热情演变为太原力量。市、区(县)领导亲临一线调研指导,不仅带来了关怀和肯定,更点燃了大家“做得更好”的干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相关领导坐镇一线督导,让决策从会议室直通园区入口及每个重要点位,确保了服务保障的每一个环节高效运转。

一份贴心:在细节里读懂“宠客”心意

“时间为你而留,我们晚点关门。”一句简单的承诺背后,是全体工作人员默默的付出与坚守。延迟闭馆,中午不休息,只为让远道而来的您,不留遗憾。

舒适藏在方寸间,悄然出现的长条座椅,让步履匆匆的亲子家庭有了片刻小憩的温馨;新增的垃圾箱与频繁穿梭的保洁身影,让庄严的园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仪式感与沉浸感并存,免费献上的鲜花,让缅怀之情有了庄重的寄托;空中回荡的《灯火里的中国》等主旋律音乐,轻轻拨动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心弦;VR展厅讲解,穿越时空,让历史画卷在指尖生动铺陈。

一群身影: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用鲜活的行动传递力量。全体职工放弃休假,持续作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太原解放纪念馆负责人的身影,不在办公室,而在人流量最大的入口处。他们是指挥官,更是疏导员、讲解员。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华发已生,却也干劲十足。他们笑着说:“站好最后一个‘国庆岗’,这份记忆,比任何退休礼物都珍贵。”他们的身影,是一堂关于传承的“无声党课”。

跃动的红色暖流。“有困难,找红马甲!”成为假期里游客们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群来自各机关和学校的志愿者,如同跃动的火苗,散布在园区的每个角落。一声声耐心的解答,一次次温暖的指引,他们用微笑,为厚重的历史增添了一抹青春的亮色。

默默奉献的“隐形英雄”。安保人员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在人群中穿梭,于关键处值守;保洁人员一次次的弯腰,换来了一尘不染的庄严。他们或许是最不被注意到的群体,但正是他们,用汗水守护了这里的宁静与圣洁。

一程温暖:那些比风景更动人的瞬间

假期里,最牵动人心的不是壮观的客流,而是那些充满温情的“小插曲”。当广播里响起寻找走失儿童家长的声音,工作人员已化身温柔的“临时爸妈”,用安抚和糖果驱散孩子的恐惧。当遗失的手机、挎包甚至一张小小的身份证,通过种种努力回到失主手中时,那份失而复得的喜悦,成为了对“服务至上”最好的诠释。

一座桥梁,连接了城市的地理空间;一份初心,则连通了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温度。正是这份源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责任感与幸福感,汇聚成一股磅礴而温暖的力量,支撑着太原解放纪念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在这场空前的接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担当的完美答卷。他们用行动证明:桥,是新的风景;但守护红色根脉的初心,永远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