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深化结对共建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共融、协同发展”的工作理念,围绕体系共创、思政共领、服务共促、队伍共育等重点任务,积极开展结对共建试点工作,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明确结对目标,夯实共建基础

强化两个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结对共建领导小组,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强化制度保障。围绕“服务提级、协同增效”目标,制定《保定市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结对共建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共建任务,细化共建内容,确保工作清晰、目标明确、行动一致。

落实三项任务。制定“一个清单”。在体系共创、思政共领、服务共促、队伍共育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内容,列出年度结对共建单位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方向。签署“一个协议”。组织高碑店市和曲阳县、涞水县和竞秀区签署退役军人工作结对共建框架协议,明确结对双方权利义务,细化共建内容。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定期跟踪了解,每月调查研究,季度交流互学”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共建活动成果。

扎实开展活动,推动工作创新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红色资源优势,将烈士纪念设施、英雄事迹转化为青少年国防教育内容,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组织退役军人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红色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牢记初心使命,诵读红色经典”主题党日活动等,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5次,受众500余人次。

增强就业创业服务实效。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结合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为他们提供岗位推介、就业咨询等服务,进行“一对一”求职和职业规划辅导,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同时,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建立就业创业数据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台账,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与建设银行保定分行合作,加大退役军人创业贷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创办特色家庭农场、特色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服务3000余人次,为8名退役军人申请创业贷款150万元,组织6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助力120余名退役军人成功就业。

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创新培训形式,分层次、高质量开展业务培训;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岗位练兵,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培养骨干。开展“学党史忆初心,强服务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切实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涞水县与竞秀区联合举办“戎耀争锋、共创新篇”竞涞“一站一品”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擂台赛,共享“岗位练兵”成果;高碑店市组织人员赴曲阳县实地交流学习,并开展线上职业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20余场,参训800余人次。

注重示范引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

发挥强村富民“领头雁”作用。加大对“兵支书”所在村、涉农军创企业的扶持力度,让政治素质过硬、熟悉村(社区)事务、群众认可度高的“兵支书”“兵委员”,在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活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高碑店市与曲阳县结合本地视频直播与特色定瓷优势,探索“兵支书”带头推广定瓷文化和定瓷产品新路子,制定“兵支书讲定瓷故事+定瓷文化推广+视频链接直播带货”方案,建设大师工坊、定瓷文化展厅、直播销售基地,既推广了定窑文化,又带动了产业振兴。

发挥乡村振兴“排头兵”作用。精准搭建平台,加强政企合作、区域协同、资源整合,发挥涉农军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引导退役军人扎根乡村、建功立业。高碑店市和曲阳县依托曲阳县盛和农庄现代农业园区的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和青少年研学优势,提升线上销售的短视频运营、流量推广力度,推出“退役军人精选”“老兵养殖”等特色品牌,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土地、技术支持,有效帮助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增收。竞秀区与涞水县围绕涞水县保定小院和三坡镇退役军人民宿、太行步道等项目,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不仅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还为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发挥服务社会“勤务员”作用。鼓励优秀退役军人担任网格员、楼院长、志愿服务骨干,积极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广泛建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精心打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引导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中发挥作用。2024年以来,结对共建试点地区158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9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0余场次,服务群众7.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