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历城区:深耕“一站一品”建设 构建退役军人服务新格局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持续深化“荣耀历城”服务品牌建设,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化服务模式,不断延伸服务保障触角,推动“尊崇军人职业、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山大路街道:“一站多元”融合资源,红色教育焕发服务新活力

山大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一站多元、多点辐射”服务模式,精心打造“戎耀山大”工作品牌,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整体提升。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荣誉体系。高标准建设退役军人荣誉室,依托红色宣讲团,开展“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主题宣讲30余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挖掘英模事迹,创新教育形式。联合山东大学文学院开展“聚力强军梦 奋进新征程”寻访活动,采访功勋军人、转业干部和参战老兵20人,整理口述史料近20万字,编印《寻英迹》事迹材料集并设专区陈列。创新推出以二等功臣李富元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晴空万里》,由山东大学学生排演,实现红色教育从课本走向现实,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与“舞台上的口述史”。

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能。组建政策宣传、党群联络、志愿服务三支退役军人骨干队伍,成立“荣军斋”书画院,定期开展笔会交流,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积极营造崇军荣军的社区氛围。

洪家楼街道:党建统领优服务,共建暖心“退役军人之家”

作为全省百家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之一,洪家楼街道退役军人工作以思想引领、拥军优属、精准帮扶、就业促进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筑牢思想根基,开展军地座谈、事迹宣讲、红色教育及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与凝聚力。

深化双拥共建,春节走访部队及优抚对象80余户,发放慰问金及物资近5万元,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2000余人次。

落实精准优抚,发放优抚资金约35万元,组织疗养、医疗报销与困难帮扶,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促进就业创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00个,走访退役军人274人、军创企业46家。

东风街道:树典型促就业,彰显退役军人新风范

东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聚焦就业创业与服务管理,构建高效务实的工作体系。

优化创业生态。完善军创企业台账,主动走访小微企业与个体户,定制并送达“政策礼包”,提供政策咨询与贷款帮扶。成功协助军创企业申获贷款,培育“老母鸡汤面馆”等典型项目,推荐加入拥军企业联盟,实现“扶持一例、带动一批”。

提升服务质效。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退役军人座谈及节日慰问,扎实做好优抚保障,持续开展困难帮扶,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和归属感。

营造尊崇氛围。精心编撰《褪下戎装,心系家园——东风老兵社区治理风采录》,宣传退役军人参与治理、贡献社会的先进事迹,整合企业资源扩大拥军联盟,引导退役军人服务社会,凝聚“尊军、爱军、拥军”正能量。

全福街道:数字赋能志愿服务机制,助力“受助者”变“贡献者”

2025年,全福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着力推动服务保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一盘棋统筹、专业化志愿、沉浸式双拥”新格局,成功引导退役军人向“治理贡献者”转变。

强化体系联动。依托16个社区服务站构建“党建+网格+退役军人”一体化服务体系,覆盖1800余人,通过精准帮扶、创业支持和积案化解,切实维护退役军人权益。

创新志愿机制。建立“1个站点引领+4支专业队伍+N项特色服务”模式,组建思想政治指导、法律服务、应急支援、心理咨询四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20余次,激发退役军人参与热情。

深化双拥内涵。依托重要节点,整合资源开展红色观影、文艺汇演、团建拓展与茶艺体验等沉浸式活动,搭建军民互动平台,推动双拥工作从“单向服务”迈向“全民参与”,营造军民鱼水情深的社区生态。

通过系统化布局、机制化运行和情感化联动,历城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新篇章已然开启,各街道服务站已成长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正通过特色服务助力广大退役军人续写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