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一束光照亮500个军旅归途

自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启用以来,广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落实应急救助资金帮扶政策,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为因罹患重大疾病、遭受重大家庭变故或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撑起风雨中的一把伞、点亮黑夜里的一束光,用实际行动为“尊崇优待”写下温暖注脚。截至目前,全市已为576名困难退役军人成功申请超1400万元救助资金,真正做到了为老兵排忧解难、雪中送炭。

花都:“三心”服务,精准帮扶为老兵排忧解难。2022年至2024年,花都区应急救助资金使用率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列,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64人次,收到感谢信3封、锦旗13面。2025年上半年,花都区共为7名退役军人申请拨付应急救助资金27万余元,救助金额在全市11个区中位居榜首。其成功经验源于三大举措:一是精细管理,长效跟踪。对于因材料不全、条件不符等原因未能申请应急救助资金的退役军人,基层服务站以逐一梳理资料、建立专项档案的形式,详细记录他们未能申请的原因、补充建议及联系方式,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开展定期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困难退役军人生活状况变化,告知政策调整信息,以便在条件具备时协助他们重新申请。二是下沉指导,提升能力。坚持“重心下移、服务下沉”服务理念,多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镇(街道)服务站开展业务指导和经验交流。针对材料审核、政策解读、流程操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通过分享典型案例、模拟办理场景,帮助工作人员熟悉政策细节,掌握沟通技巧;建立工作交流群,实时解答疑问,形成“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实现基层服务能力与工作质量双提升。三是主动靠前,用心服务。做好“三心”(细心、留心、贴心)服务。在审查困难退役军人慰问名单时,工作人员细心地发现一名退役军人的困难原因描述中提到了与应急救助资金政策相似的病例。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留意到该情况可能符合应急救助条件,立即主动联系退役军人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救助政策,贴心协助准备申请材料。经过多方协调,这位受经济拮据所困的退役军人最终成功获得救助资金,解了无法支付高昂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

荔湾:政策宣传有妙计,多方帮扶有保障。为了向更多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普及应急救助资金政策,今年以来,荔湾区先后印发宣传手册万余份,并向全区建档立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全覆盖推送政策短信,告知应急救助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和申请条件,成功为多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应急救助资金。同时,荔湾区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链接慈善基金、拥军企业等资源,募集“红棉老兵帮扶关爱资金”,构建起“政府引导+慈善助力”的多元化帮扶关爱保障模式,持续开展针对性困难帮扶。一系列的帮扶援助举措和暖心服务不仅为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解决了实际难题,更有效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在全区营造了尊崇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海珠:与时间赛跑,两周完成“救命钱”拨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情谊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近日,退役军人张叔的家属分别将三面锦旗送到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此表达全家的感激之情。原来,张叔突然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高额的治疗费用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瞬间陷入困境。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悉该情况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助机制。从主动上门了解详情,到协助准备相关申请材料,服务站工作人员始终陪伴在张叔身边,确保材料准确齐全,不浪费宝贵的救助时间。收到材料后,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加快审批流程的同时,还密切跟踪每个环节,不耽误一分一秒。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努力下,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从申请到拨付的全部流程,1万元应急救助资金顺利发放到张叔账户,有效缓解了张叔一家的经济压力,为其战胜病魔增添了信心与力量。

白云:快速响应,为老兵康复保驾护航。2024年,白云区户籍退役军人刘叔被诊断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紧急接受了“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术后,因身体状况无法继续从事较大强度工作,刘叔一家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得知刘叔的艰难处境后,主动为其讲解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和申请流程,并协助其准备申请材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申请后,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在不缺任何一项程序的前提下,加快开展审批、复核等工作。最终,1万元的“救命钱”比预期早到账,有效减轻了刘叔高昂医疗费用的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为其后续康复和生活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持。在康复出院后,刘叔第一时间来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一面印有“解难纾困解军忧,政府真情记心头”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表达感激之情。

增城:一次救助,长期关怀。增城区高度重视应急救助资金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增强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成效的新路子,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原则,努力为有需要的退役军人办实事,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通过日常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并记录申请人的生活近况,做好帮扶援助“最后一公里”。每一次回访,工作人员均与救助对象及其家属进行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应急救助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家庭生活、身体恢复等情况,认真倾听救助对象对应急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工作人员还鼓励救助对象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州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暖心的服务方式,在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工作中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下一步,广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持续在政策宣传上发力,在工作方式上用力,不断拓宽覆盖面,将这项“及时雨”政策精准地送到更多家庭,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