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红色“开学第一课”点亮新学期 英烈精神浸润少年心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四川省泸州市以“传承英烈志 奋进新征程”为核心,统筹全市20所中小学校同步开展特色“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宣讲、国防教育实践等多元形式,将抗战英烈事迹与红色精神融入新学期开篇,2万余名师生在红色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开启成长新征程。

古蔺太平:一枚银戒映初心,长征精神代代传

在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重要转战地——古蔺县太平镇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一场以“抗战到底”银戒为核心的红色课堂温情开讲。这枚诞生于1935年、刻有“抗战到底”字样的国家二级文物,承载着红军与太平镇村民王弟金的深厚情谊,也见证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尽管岁月在戒面上留下斑驳痕迹,但四字箴言依旧清晰有力。

太平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佩戴红领巾,围站在展柜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戒指背后的军民故事,直观感受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与抗战决心。“先辈们用热血坚守信念,我要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四年级学生王若萱的话语真挚动人;同学王逸宸也深有感触:“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古蔺县始终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太平镇中心小学创新推出“红色传承日”,每周邀请老红军后代、文史专家进校园;每月组织“重走长征路”研学活动,将操场战术演练、红色情景演绎融入德育课堂,让“抗战到底”的精神在少年心中薪火相传。

泸县校园:沉浸式体验忆烽火,红色基因植心田

泸县各校以“互动+实践”为特色,让“开学第一课”成为感悟历史、致敬英烈的生动课堂。在泸县城东小学校,“少年行续燃抗日情”主题活动分为“回望历史”与“沉浸式体验”两大板块:主题教育环节,学生们观看抗战电影、学唱抗日歌曲、分享抗战故事,在光影与旋律中重温烽火岁月;实践体验环节,四年级学生身着迷彩服,在操场上开展“突破封锁”“夺点作战”等模拟战斗项目,通过障碍穿梭、侧身滚、匍匐前进等训练,亲身体会抗战将士的艰辛。

“跑的时候要时刻关注队友和障碍物,已经很难了,可英雄们当年还要面对枪林弹雨。”学生程众美直言深受触动。该校德育主任袁小玲表示,通过“看、听、说、做”四维联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读懂历史重量,将爱国情、责任感融入成长点滴。

龙马潭区、纳溪区:国防教育铸信仰,英雄精神引航向

在龙马潭区,泸州市第十八中学校以“国防教育进校园”为主题,打造“仪式+展览+讲堂”三维课堂。庄严的升旗仪式上,驻泸某部官兵迈着铿锵步伐护送五星红旗,师生齐唱国歌,在国旗飘扬中筑牢“国防有责”的信念;随后,学子们走进“童画我心中的英雄”作品展与泸州抗战英烈事迹展,童真画作里的边防战士、蓝天战机,与展陈中泸州英烈的奋斗故事相互呼应,让英雄形象更加鲜活。现役军人陈儒以“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为题作国旗下讲话,结合自身军旅经历讲述国防意义;军人邱洁主讲“我心中的英雄”课堂,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护家国”,让“强国有我”的种子在青春心中扎根。

纳溪区在纳溪中学泸天化校区举行“开学第一课”暨全民国防教育活动,68幅“童‘画’我心中的英雄”获奖作品集中展出,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抗战英烈、长征场景,传递对英雄的崇敬。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云旭围绕“牢记英雄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争做英雄传人”致辞,讲述杨靖宇、赵一曼等英烈事迹;区委党校讲师朱元春带来国防教育专题授课,知识问答环节更让现场氛围热烈,国防观念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从一枚银戒的温情故事,到模拟战场的实践体验,再到国防教育的精神洗礼,泸州市以特色“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将抗战英烈事迹与红色精神转化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养分。接下来,泸州将持续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多样化,让英烈精神成为青少年奋进新征程的不竭动力,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以初心赴使命,以奋斗践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