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宁滁军供跨省联动——长三角军供保障一体化改革实践

近日,一场跨省军供保障联合行动在安徽滁州军供保障中心拉开帷幕。南京、滁州两地军供站接到驻训部队军供补给需求后,依托滁州军供保障中心智慧中央厨房,仅用118分钟就完成400余份“五菜双主食”军供餐精准投送,创下长三角区域军供协同保障新纪录。这场打破跨省域行政藩篱的联合行动,标志着战区需求导向型保障模式在长三角区域正式落地。

“部队机动到哪里,保障就延伸到哪里!”某军代室军代表在任务部署会上强调。由两省三部(南京军供站、滁州军供保障中心、某军代室)组成的“铁三角”指挥体系,创新构建“需求秒级响应—资源实时共享—效能动态评估”保障机制。依托智能调度系统,两地15类专业设备、8项核心物资、6组保障运输单元实现可视化统筹,跨省协调时效压缩50%。“现在通过数字平台调度,滁州的粮油库存和南京的冷链运力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组合。”南京军供站负责人展示着实时更新的保障态势图。

在滁州军供智慧厨房,两地保障团队正上演“双城记”。滁州面点师操控全自动馒头生产线,每小时产出2000个标准馒头;南京烹饪组运用智能炒菜机器人,精准复刻糖醋排骨等经典菜肴的“家乡味”。双方联合研发的模块化分装系统,将5种餐品分装误差控制在±5克以内。

“这不是简单的1+1合作,而是保障要素的乘法效应。”滁州军供保障中心负责人指着实时监测屏介绍,通过“热链封装—北斗定位—动态温控”技术链,餐食温度全程保持在65摄氏度以上,保障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30%。滁州军供“小推车”党员突击队,将“小推车精神”与无人机系统结合,在40摄氏度高温下实现“最后一公里”无接触精准投送。

当驻训官兵收到附带温度传感器的餐箱时,还发现了意外惊喜——内置冰袋保鲜的时令水果和定制解暑汤剂。这种“标准餐+”服务模式,正是两地联合制定的《跨域保障服务细则》中明确的“个性化保障清单”应用场景。

此次联动验证了区域保障力量“模块化编组、智能化调配、标准化输出”的可行性,为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军供保障圈提供了实践样本。复盘会上,滁州、南京两地签署《宁滁军供协同发展备忘录》,确立预案联编、资源联享、训演联动、考评联审4项机制。

从秦淮河到琅琊山,这场跨省域双城协同保障实践不仅刷新了效率纪录,更在数字化改革中重构了新时代军供保障的底层逻辑。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宁滁经验正转化为可复制的“保障力生成公式”,持续为强军事业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