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五个坚持”推动优抚医疗保障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荣军优抚医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动优抚医院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建设“区域优抚医疗中心”为目标,通过“五个坚持”,全面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在优抚医疗保障工作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医院发展动能。学理论,创新理论学习形式,依托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载体,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全员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发展智慧,组织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活动,收集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业务、节能降耗等需重点发展事项25件,有效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组建光荣院、开设新学科、组织医疗巡诊等重大工作中,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在门诊大厅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以党员带青年实施进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五有”服务,以岗位实践促进互学互进。发挥“情系荣军、医心为民”的党建品牌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带动全院干部职工提能力、改作风、树形象,开展“党情暖老兵慰问送关怀”等主题党建活动10次,累计为在院优抚对象解决难事12件、为在家休养对象解决难事5件。

坚持服务创新,拓宽优抚服务路径。围绕主责主业“点、线、面”结合,提升服务精准度。把准在院优抚患者“需求点”。丰富医疗护理服务内容,设置生物反馈、音乐治疗、农疗等12种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项目,2024年累计服务9000余人次,有效助力患者康复。畅通居家优抚对象“服务线”。改进优抚巡诊工作方法,利用虚拟专用网络传输,将医院新一代医疗信息平台和优抚门诊延伸至优抚患者家中,显著提升巡诊服务水平和效率,截至目前,共服务在家优抚对象4000余人次。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成立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心理健康中心,形成涵盖预防、干预、康复全过程的“暖心服务矩阵”,成立至今累计服务退役军人1.2万人。

坚持夯实基础,提升综合服务实力。加强学科建设,推动精神科建设市级重点专科,带动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等学科协同发展,为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康复医疗服务。加强设备更新。建立医疗设备迭代升级计划,累计购置更新各类医疗设备52台(套),医疗设备数量较转隶之初翻了一番,医院诊疗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加强绩效改革。通过多次大幅度优化,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工作作风得到显著改善。加强人才建设。转隶以来,通过公开招聘、安置等方式引进精神、护理、康复等专业人才28人,推动19名专技人员分别通过卫生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评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信息赋能,开启智慧医疗新篇。聚焦建设高水平智慧医院,争取财政资金200万,建成涵盖医院所有医疗业务流程,覆盖全场景、全业务细节的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省内优抚医院前列。新平台实现全院诊疗数据信息共享和初级医疗决策支持,有效提升诊疗效率,让诊疗服务更加优质便捷。突出信息安全,全面加强核心业务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建设,医院信息安全达到三级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坚持精细管理,构建高效保障体系。加强平安医院创建,突出“人防”,配齐配强安全员,做实“物防”,设立警保联控室,配备安保设备,强化“技防”,建设一键报警系统,构建起安全稳定的医疗环境。抓实安全生产。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隐患治理力度,组织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培训,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顺利通过消防标准化验收。全力降本增效。争取医院用电享受福利机构优惠政策,通过食堂托管经营、洗衣房社会化改造、全面改造供暖系统等一系列举措,后勤运营成本降低约30%,推动医院人财物更加集中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