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施秉:组织烈士亲属开展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翠柏,哀思寄忠魂。在清明节前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组织烈士亲属到西山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祭扫活动,以鲜花寄哀思、以传承铭初心,共同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庄严肃穆祭英魂。清晨的烈士陵园,松柏苍翠,纪念碑巍峨矗立。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烈士亲属代表缓步走向纪念碑,敬献花圈和菊花,默哀并三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现场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静默中仿佛穿越时空与英雄对话。烈士子女黄宪德轻抚纪念墙上的碑文,眼中含泪:“父亲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红色记忆照初心。祭扫仪式后,烈士亲属代表走进烈士陵园陈列馆,通过历史照片、遗物和战役沙盘,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泛黄的家书、磨损的军装、记录战役弹痕累累的手榴弹……无声诉说着英雄舍生忘死的壮烈事迹。“看到红军长征留下的日记本,仿佛是在叮嘱我们要为国奉献。”烈士子女杨女士凝视着展柜动容地说。

赓续精神向未来。座谈会上,施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同志及相关同志与烈士亲属代表围坐在一起,共话传承。吴寿江含泪追忆父亲吴治祥烈士事迹,动容处众人潸然。会上热议将其父的红色故事融入课堂,烈保中心负责人援引“英雄精神是照亮前路的明灯”之喻,建议主推“红色故事进校园”,让革命精神薪火永续。

饮水思源践于行。施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此次活动通过“仪式+教育+实践”模式,既抚慰烈士亲属,更搭建起红色基因代际传递的桥梁。目前,施秉县建立了烈士亲属定期走访机制,并组建“红领巾讲解员”队伍,让红色血脉在守护与讲述中生生不息。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默哀寄语,承载着对英雄的追思与传承的承诺。正如纪念碑上镌刻的“英雄不朽 精神永续”,施秉县正以行动诠释:最好的缅怀,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