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五岗联动”助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
2024年以来,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就业渠道,创新实施“国有企业定向供岗、民营企业专项拓岗、合作企业云端集岗、军创企业专属稳岗、跨省协作智慧送岗”的“五岗联动”就业行动,助力退役军人由军事人力人才资源向经济社会重要建设力量转化,累计帮助1.1万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国有企业定向供岗,打造就业“压舱石”。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动上门与中核、中建、酒钢、金川集团公司等省内外国有企业沟通协作,通过移交安置、定向招聘、优先录用等方式,企业共提供1000多个退役军人专属岗位,占新招录员工总数的11%。金川集团一次性拿出110个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聘计划,目前退役军人员工在该公司占比达到10.4%。中核五建首创退役军人“异地安置+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班组长建设”的产业工人培养新路径,着力打造从“橄榄绿”到“核工业蓝”的退役军人工作品牌,2024年在甘肃地区投入专属岗位152个,32名甘肃籍退役军人转为企业正式职工,多人走上管理岗位。协调甘肃矿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参军退役后全部安排到中核某厂工作。指导嘉峪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辖区国有大型企业建立常态化就业对接机制。
民营企业专项拓岗,畅通就业“主渠道”。民营企业是退役军人就业的主要渠道。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动走访各级工商联部门,浙江扬子江药业、甘肃方大等骨干民营企业及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吉林等在甘商会,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动员民营企业、商会会员企业、工商联联系企业积极吸纳退役军人就业。联合省人社厅举办“百城联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51家商会企业设专区开展招聘。联合多部门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活动,732家民营企业提供80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1.2万名退役军人求职,2118人达成就业意向。46家民营企业常态化在甘招聘,根据退役军人专长特点开设专岗,吸引11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兰州、白银等9市与上海、天津、江苏、山东、贵州、内蒙古等地区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年内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专场招聘21场次。
合作企业云端集岗,扩大就业“朋友圈”。持续建设“甘肃省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目录库”,实时征集省内外优质企业就业岗位,建成岗位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并借助政务平台和微信、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分批发布,形成退役军人直接选岗、用人单位线上面试新机制。2024年,目录库合作企业累计拿出3000多个岗位定向招录退役军人,占新招录员工总数的21%,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与合作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推进退役军人“集体进疆”工作,3年共计输转1200余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合作企业金川集团和金徽酒业荣登2023—2024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光荣榜”。兰州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签署退役军人就业合作联盟框架协议,包头的20余家合作企业来兰“送岗”。
军创企业专属稳岗,下好就业“一盘棋”。开展“军创市场主体服务年”活动,通过办好政策解读、包联帮扶、专项培育、融资支持、平台搭建等9件实事,在全力支持军创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鼓励“兵老板”创业带动就业,携手战友从“战场”转向“商场”。厅机关68名干部包抓联102家军创企业,常态化开展“兵”就业对接服务。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统计部门开展“军创经营主体年度分析”,建立全省军创经营主体数据库,靶向动员军创企业为退役军人留岗,据统计,全省2.3万家军创经营主体共吸纳退役军人就业2.8万人。军创企业甘肃天宇旅游公司员工中退役军人占比达44%;静宁陇原红果品公司吸纳121名退役军人就业;甘肃役聘天下人力资源公司、老兵创业咨询服务公司专门服务退役军人就业,2024年共促成986名退役军人到军创企业就业。
跨省协作智慧送岗,广发就业“邀请帖”。与黄河流域9省区建立人才交流互联互通机制,共同组织招聘活动,共享优质岗位资源,推动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合理有序跨省流动。与江苏等11个省区签署退役军人人力资源交流协议,共同开发交流合作平台,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为甘肃退役军人定向提供1288家企业岗位信息,其中国有企业96家。联合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举办“甘浙军创企业招聘进高校”活动,浙江长业建设集团、浙江绍兴东盛实业集团等16家企业走进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达成就业意向1579份,达到了“甘蔗两头甜”的效果。在各类专场招聘活动中设置“发达地区企业”专区,苏、沪、闽、粤等地157家规上企业多次来甘招聘,980多人找到理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