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四送四促”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三个年”活动开展,以“四送四促”服务为抓手,坚决扛起“稳就业、促发展”政治责任,创新招聘“新”模式,搭建引才“云”平台,服务退役军人零距离,千方百计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铺路架桥。
送政策拓渠道。全面梳理政策清单,编印了《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相关政策汇编》,主动为退役军人、用人单位送政策上门。与驻宝部队、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工商联建立“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协作机制,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深入开展“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联企活动,106名领导干部包抓联系261家军创企业,解决制约军创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67个。
送温暖问需求。全面推广“1234”立体式就业帮扶体系,让有求职意愿的退役军人至少参加1次专场招聘活动,为他们开展2次就业指导,精准推荐3个以上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提供返乡适应性培训、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提升、“再启航”终身教育培训等4种能力提升机会。利用招商引资大项目拓展就业新渠道,针对宝鸡市工业型城市特点,组织退役士兵前往西凤酒、柳林酒、比亚迪、吉利汽车等项目建设现场,与企业面对面洽谈,采用订单式培训当场签订用工协议。
送培训提能力。落实“省级统筹示范、市级协作主办、县级动员协办”培训机制,结合迎接返乡工作,以适应转型、就业服务为重点,推广“5+X”模式,组织全员适应性培训。鼓励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结合就业市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和科目,增加新技术、新业态内容,持续提高就业竞争力。按照“谁承训,谁负责就业”的原则,承训校企联办储备岗位,做到“结业即就业”。举办“宝鸡技工”“西岐工匠”实用技能培训,为吉利汽车等企业定制短期培训班,实现持证上岗、技能就业。
送服务促匹配。全市每年开展退役军人招聘活动50场次以上,及时发布本地就业岗位和退役军人求职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畅通“线上+线下”招聘渠道,申请开通“宝鸡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抖音号,直播带岗打通退役军人求职与企业用工通道,打造“永不落幕”招聘,提供“零跑路”“零成本”就业服务。多次深入就业基地、军创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帮助军创企业“延链、补链、强链”。
“直播带岗”促就业。在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基础上,针对未就业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通过抖音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坚持每日推送一家企业用工信息,打造“永不落幕”招聘。直播带岗涵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军创企业和用工单位入企探岗、访谈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企业工作环境岗位需求、专家进行就业指导、小课堂等专项招聘活动,岗位主要涵盖了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物流运输、汽车制造、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满足退役军人多样化就业需求。
“联企活动”促创业。坚持联系军创企业开展“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开展联系军创企业活动,建立定期不定期走访机制,协助解决军创企业发展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军创企业活动,推动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解决好制约军创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优化招聘”促帮扶。大力推广“1234”立体式就业帮扶体系,邀请有求职意愿的退役军人至少参加1次专场招聘活动,开展2次就业指导,逐人推荐3个以上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提供适应性培训、免费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提升、“再启航”终身教育等4种能力提升机会,打造“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采用“定向式”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培训什么技能,达到持证上岗,开展一系列“链式服务”。加强就业情况动态监测,用好就业兜底政策,带岗位上门走访慰问退役军人,确保零就业家庭20日内动态清零。
“部门协同”促服务。充分协同人社、工信、国资、税务等部门,发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及孵化基地作用,开展“一站式”报到服务,开展全市本级就业服务季、金秋招聘月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全市年度举办退役军人招聘活动不低于40场次、提供岗位3万个以上。紧盯关键指标,做好用工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供需对接、劳动关系协调等全程服务,促进就业服务保障从“有”到“优”,确保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创业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