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锚定当好“五大员” 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紧紧围绕将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好”的指示要求,发扬退役军人和党员“双本色”,锚定当好“五大员”目标定位,重点帮扶困难群体,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发挥积极作用,不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英雄城老兵力量。
把稳思想之舵,当好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新建区第四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老红军后代、老兵罗合毅从红船故事讲到“八角楼”的灯光故事,从“八一”精神讲到抗美援朝精神,引发了在场460余名师生的强烈共鸣。南昌市注重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组织退役军人党员紧扣主题、深入校园、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开展“开学第一课”暨“老兵宣讲进校园”国防教育活动176场,3万余名师生接受老兵动人事迹的感召,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实践活动417场、受众5万余人,注重发挥方志敏烈士纪念园省级思政教育基地作用,80余万人次在方志敏烈士纪念园接受思政教育,进一步增强宣讲对象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
聚焦群众关切,当好政策法规“宣讲员”。“退役军人保障法处处体现着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战友,你看保障法里写着,在社会保险、住房、医疗、交通、文化和旅游、帮扶援助等方面,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能享受相应优待哩。” 这是南昌市“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上门走访开展政策法规宣讲的一幕。南昌市以各级“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为基础,遴选一批关心退役军人、熟悉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专业人才,组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普及,积极回应热点关切,做到知晓政策、解疑释惑。发挥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优势,组织开展“三送三访”常态化联系和普法“七进”活动,通过上门、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普遍性宣传,送出宣传手册5.3万余份,微信推送相关内容6万余次,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
办好民生实事,当好基本生活“解困员”。“退役后,我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负担较重。”退役军人卢军峰告诉记者。江西军创智慧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了解情况后,决定与这位曾在同一个部队服役的战友进行结对帮扶。在“老班长”王俊的帮带下,卢军峰迅速成长起来,事业颇有起色。南昌市一批批退役军人党员挺膺担当、主动奉献,在政府部门帮扶的基础上,及时关心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聚力办好民生实事。南昌市注重发挥“兵支书、兵委员”作用,结对帮扶高龄、独居、伤残退役军人622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物资采买、整理家务等日常照料服务,累计上门走访8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300多个。设立“南昌市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公益基金”,组织开展“情暖老兵·爱在洪城”主题公益募捐活动,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累计为困难退役军人捐赠善款130余万元。南昌市退役军人关爱促进会主动作为,择优选择72位会员与经市本级帮扶过的83名困难退役军人进行结对帮扶,常态化开展精准关爱帮扶行动。
加强情理法融合,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在西湖区老兵调解室,在老兵调解员的参与下,一起经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诉前调解中就还款事项达成了一致。“我们充分发挥老兵调解员熟悉军队军人军属的优势,以‘战友情结’化解‘矛盾心结’,搭建起有效调处矛盾纠纷、依法加强权益维护的‘连心桥’。”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这是南昌市积极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助力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南昌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遴选人生阅历丰富、信念坚定和具有一定调解能力的退役军人担任“老兵调解员”,融合“情”的抚慰、“理”的引导、“法”的依据,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累计开展情绪疏导8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2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授人以渔,当好就业创业“引导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南昌市积极发挥退役军人企业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更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退役前我就有创业的想法,但毕竟在部队待了12年,对创业知之甚少,很迷茫。”庄奕灵告诉记者,在首届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江西兵哥送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堃源的帮助下,他来到江西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成为该企业一名宣传策划经理,为创业积累了经验。“我就是要做大家就业创业路上的老班长,只要你愿意,这里永远有你的岗位。”陈堃源说。
南昌市坚持引导激励退役军人企业家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扶持创业上持续发力,当好就业创业引导员,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或参与创业,让退役军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截至目前,全市70多位结对党员企业家汇聚700余个适合困难退役军人就业的岗位,帮助困难退役军人或其子女实现就业,全市10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助力107位退役军人创业,已成功孵化28家军创企业,正在孵化军创企业79家,退役军人自力更生的内动力不断激发。(文/吴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