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脱下军装换古装 退役老兵闯出“新赛道”

2024年12月6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工业园区的某服装公司产品展厅内,大屏幕正循环播放仿古汉服演绎节目,偌大的展厅内整齐摆放着精美绝伦、款式众多的汉服,着汉服、化古妆,在铜车马、编钟等仿古遗迹前留影,让这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年轻人喜欢沉浸式体验。”把握时尚潮流,站在时代风口,这是公司负责人新开辟的一片“天地”,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华丽宏大的展示厅、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该公司已经颇具规模,但不为人知的是,16年前,公司负责人就职的纺织企业效益不景气,他下岗了。

“当时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厂里积压了大量职业装和工服,要想领工资必须销售完这些产品。”企业负责人用了8年时间和同事跑市场找销路,圆满完成了销售任务。

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思考,产品为何销售难?问题在于产品没有迎合市场的需要。

2008年从企业下岗后,年过半百的他走上了创业之路,开办了服装公司,生产职业装和工服。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2023年他改弦更张,着手开辟汉服业务。跑了西安500多家汉服商铺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市场前景很广阔。”他尝试在职业装和工服生产加工基础上开辟新业务,为力求汉服“原汁原味”,他翻阅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大量史料,研究花型、材料和纹路,款式新颖的汉服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市场青睐,如今汉服已经成为企业的又一个利润增长点。

2024年,他参加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优秀军创企业家创业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先后赴国内知名院校学习,提升商业思维、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能力。正是这次学习让他“脑洞大开”,创新性设置了沉浸式体验区。

当天,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为主要内容,开展联企服务活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优秀企业家和退役军人创业导师组成“军创企业服务队”,为包括该服装公司在内的8家军创企业“点对点”把脉问诊、“面对面”破解难题。

“目前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他说,拿这凤凰图案来讲,需40万针绣,但印花版和绣花版只能用一次,企业的设计成本很高,汉服的“保鲜期”很短,一款只做5件,天天都要出新品,必须有庞大的设计团队,目前40多人的汉服生产设计团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印花版和绣花版。

“只有坚持文化赋能,企业才能推出‘爆款’产品,汉服精进提升的空间很大,要进行集约化生产,必须有汉服研究机构溯本清源,赋予汉服准确的定义,同时制定汉服行业标准。”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

企业负责人说,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汉服研究力度,遵古不复古,创立属于自己的汉服品牌。

良好的营商环境、周到的暖心服务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了平台,一批批优秀军创企业家在咸阳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记者从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目前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退役军人经营主体有1223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4598家、企业(合作社)7635家。

2024年9月,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咸阳高新区联合打造成立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场地、政策、孵化等帮扶,目前已落户4家军创企业。

成熟的服务军创企业机制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了可靠保障,穿上军装参军入伍,脱下军装就业创业,曾经的“老兵”在新的舞台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促进了咸阳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