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让尊崇更有仪式感
“祝贺您,您家孩子在部队立功了!今天这两份喜报都是他的,感谢你们培养了一名出色的子弟兵,为部队送去优秀人才,为家乡赢得荣誉!”11月21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军地有关领导将三等功、“四有”优秀士兵两份喜报同时送达正休假在家的现役军人吴立平家。
隆冬时节,随着部队2023年度的立功喜报陆续寄达立功军人的家乡,漳州军民广泛开展送喜报活动,把漳州籍军人立功喜报送到军属手上,让立功受奖先进事迹不再“静悄悄”,使其成为十里八乡的美谈,可谓一举两得的尊崇之举。
2020年6月12日,漳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给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的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送喜报程序、形式,统一慰问金额,努力增强现役军人爱军精武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推进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
近几年,漳州市把送喜报及走访慰问工作作为进一步推动军人荣誉体系的重头戏抓紧抓实,不断在全社会扩大立功受奖军属的“朋友圈”,释放家国情怀的“能量源”。不仅制作精美“功臣之家”牌匾、火红的绶带、喜庆的横幅,还邀请军属亲朋好友、乡亲们见证荣耀时刻。军地合力送喜报讲排面、走村入户慰问讲情意,这些暖心举措赢得当地群众广泛赞誉,激发了更多优秀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
有仪式也彰显了拥军温度,更化成子弟兵拼搏献身国防的热度,更能激励士气。“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这是我们全县的光荣!”2024年新春伊始,华安县委、县政府工作排得满满的,县委书记听说林裕昌的事迹后,决定带上常委,热热闹闹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
林裕昌现为陆军某部参谋,先后被表彰为“备战练兵先进个人”、集团军“最美奋斗者”,连续两年被评为“四有”优秀军官,连续两年荣获陆军二级表彰,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还受到中央军委表彰。
“这几年,华安有60人次在部队立功受奖,我们从最初简单送喜报、慰问金,到花车开路、大张旗鼓营造氛围送喜报,受到军民广泛关注,适龄青年参军热潮一年超过一年,并持续保持大学生比例优势。”华安县人武部部长说。
每一张立功喜报的背后,都凝结着军人的英勇拼搏和军属的无私奉献。2024年春节,漳州市多举措为800余名功臣家庭送喜报,全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春节刚过,在漳浦县旧镇镇深水坑村前,党的二十大代表、陆军第六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林莉君家墙壁上各种荣誉牌匾格外引人瞩目,舞龙队、锣鼓队、花车队齐上阵,屋前屋后挤满了前来分享荣耀的村民。林莉君还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立二等功2次,获得二级表彰3次。
实际上,林莉君的家庭十分普通,父母和妹妹至今还住在普通的瓦房里,一家人过着勤俭节约的日子。看到功臣家庭住房简陋,生活拮据,随行的吴丁顺县长一边勉励林莉君一边叮嘱有关部门:“军属的事要特事特办,办就办好,把尊崇关爱工作做实做好。”
“我父亲也立过二等功,还是东山保卫战的老兵,你连续两年立二等功不容易。”蔡条阳是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荣立两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02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从村头到蔡条阳家一公里多的路程,一路鞭炮齐鸣、舞狮舞龙,非常热闹,让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倍感荣耀。
对每一份从部队寄回来的立功喜报,漳州不仅及时送到,还举行相应的仪式,使军人荣誉更加具体化、可视化,进一步提升军人荣誉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荣耀氛围浓厚的送喜报仪式也激发了漳州籍官兵参军入伍的热情。就在今年秋季,漳浦县有5名二次入伍的老兵踏上军旅,他们都说,在部队立的功还不够,还要再让喜报送到家乡。
军营立军功,喜讯送家中。漳州不仅为现役军人家庭隆重举行送达喜报仪式,芗城区、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漳浦县等县主要领导都参加送喜报活动,漳州军分区、各地人武部主要领导也把走访慰问工作融入送喜报工作。通过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保障举措,确保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关怀,切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在全社会受到尊重,不断营造浓厚的尊崇尊重氛围。
“祝贺您,老班长!”2024年2月6日,漳州市高新区九湖镇衍后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由功臣部队代表与区党工委、区管委会领导组成的报喜团将一块写着“二等功臣之家”的大红牌匾送到陈阿君所在村部,引来邻居街坊驻足观望、鼓掌祝贺。
让功臣为功臣送喜报,让功臣的事迹在家乡传扬,把强军的正能量在社会传播。漳州市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不少地方青年看到他们的做法,纷纷在朋友圈发文点赞:“入伍征兵季,我们相约军营。”
一张张喜报、一枚枚军功章,折射的是社会各界对于国防事业的支持和努力。喜报虽小,分量不轻。我们的岁月静好,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军人军属的负重前行。通过送立功喜报的仪式感,让深情暖意流淌在军人军属的心间,这是拥军爱国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