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军爱民 民拥军 携手奋进铸殊荣
“在兰州,双拥工作没有淡季,双拥是一种习惯。”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兰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把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军梦、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有效载体。
甘肃省兰州市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积极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军地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部队需求在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聚焦服务保障部队建设,优先解决部队基础设施、营区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部队基础设施和战备训练生活条件。
浓厚氛围凝聚尊崇合力
“青春有梦,国防有我。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无悔牺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奋发向上,将来报效祖国。”今年9月30日,兰州市金塔路小学举办了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家长课堂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含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在内的52名家长走上讲台,为师生讲述爱国强军故事,精彩的教育内容赢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
2023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老兵进校园制度机制,组织100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担任红色辅导员、红色故事宣讲员、国防教育辅导员、征兵工作宣传员,让红色基因、红色血脉和红色文化代代传承、代代赓续。
全市建设双拥公园6个,开通双拥地铁专列2趟,在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公共设施增设一批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资源播放双拥宣传标语、视频超50万次,双拥创建氛围浓厚。
全面整合多元资源,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少年军校等阵地,建立国防教育基地30余个。每年举办省市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近年来社会各界累计网上献花达4000多万人次。
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周、双拥宣传月、书画展、新兵入伍欢送仪式、慰问部队专场文艺演出、“致敬8·26”兰州解放纪念日晚会和“双拥杯”乒乓球、篮球邀请赛、“双拥林”共建等活动,进一步传承弘扬“爱我人民爱我军”的优良传统,增强军人的获得感、荣誉感。
全城大爱共叙鱼水深情
“有了这张卡片,不仅省去了登记证件换票进站的流程,还有利于保护军人身份信息。”作为第一批领到“戎耀卡”的现役军人,兰州警备区战士黄文龙说。今年8月,兰州市拥军一卡通“戎耀卡”正式实施,为驻兰部队官兵、文职人员提供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多元化优待服务,官兵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十足。
全市建立健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规范军地互办实事、互解难题机制流程,全力做好部队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兰州警备区和兰州市双拥办积极对接驻军部队和任务部队,征询军人子女入学需求。近年来,共有24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优待政策,26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中考加分政策。
全市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制定、修订、出台《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各类政策和规范性文件40余份,建立起细致、高效的政策落实机制,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的安置率达到100%,举办150余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家属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7万余个。在各类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依法优先优待服务标识,军车免费停车、免收通行费用等政策实现全覆盖。
广泛开展社会拥军活动,成立兰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建设“拥军崇军购物广场”和“拥军崇军街”,启动“拥军惠军项目百人志愿者体验活动”,与千余家企业签订拥军惠军协议,制定优惠项目清单320余项,官兵获得感十足。
抓好各类优抚政策的落实,建立常态化军地互访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官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荣誉感、自豪感。
双向奔赴同奏双拥强音
“感谢兰州的支持帮助,请兰州人民放心!”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兰州市双拥办收到了来自驻西藏某部官兵的感谢信。兰州市积极开展“城连共建”活动,深入点位哨卡了解官兵实际,帮助解决连队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双拥之花在雪域高原绚烂盛开。
每年全市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活动。2024年,通过点亮大屏的方式参与“百城千屏祝福人民海军”活动,做好庆祝海军成立75周年活动。积极打造“城舰共建”双拥品牌,建立重大节日走访、执行重大任务慰问等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2024年9月,兰州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兰部队牢记宗旨使命,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积极参与兰州经济社会建设,承担抢险救灾、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兰州建设等重大任务,充分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