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失联28年后,抗美援朝老兵和3000公里外的亲人团聚了

初冬的大理,天蓝水碧,暖风和煦。

11月13日下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间病房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大家在温馨的气氛中热情问候、互诉思念。

“大爹,我是你的侄女姜中荣,从山东过来看你。”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女子满脸含笑。

“哎呀!我想起来了,你的哥哥叫姜中训!”躺在病床上的是97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姜溪东,看到从山东老家来的亲人,激动得几度哽咽。

从与山东老家亲人失去联系到现在,已是28年;从山东老家到云南大理,跨越3000多公里,这一刻,老兵无憾。

1927年,姜溪东出生于山东烟台一户农民家庭,16岁那年,他到大连做钟表维修学徒,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年底进入师范学校求学。1945年,革命浪潮汹涌澎湃,18岁的姜溪东怀着满腔热忱加入八路军抗大二分校,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烽火岁月,一场场战斗见证了姜溪东的革命足迹。解放战争中,姜溪东参与塔山阻击战,他与战友誓死坚守战地,后随部队征战长沙、湘江、常德,一直战斗至四川,参与剿匪任务。当朝鲜半岛燃起战火,姜溪东毫不犹豫地随部队奔赴前线,作为作战参谋一次次带队与敌展开厮杀,始终冲锋在一线。

抗美援朝凯旋,姜溪东来到原昆明军区,戍守西南边陲。1958年,姜溪东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云南基层一线,先后在宾川太和农场、漾濞彝族自治县粮食局等多个岗位历练,直至1987年离休。

多年来,姜溪东一直与老家亲人保持书信往来,但28年前因老家亲人病故和地址变更,失去了联系。

步入晚年的姜溪东心中一直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愫,那就是对山东老家亲人的深深挂念。每当与大理这边的家人相聚,他总是反复提起山东老家尘封的记忆,表达渴望了解亲人境况、期盼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老兵所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漾濞彝族自治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姜老的心愿后,迅速展开行动,帮助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完成跨越3000公里的情感链接。

2024年春节前,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同志带着工作人员,迅速开展查阅相关资料和姜溪东老兵档案的工作,希望可以找到线索,但是所有的资料都没有他老家亲人的相关信息,所有档案查询均无果。

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苏建辉同志没有因此放弃,反复到姜老家查找线索,深入挖掘,最终在一纸陈旧信件中,找到一封28年前从山东老家寄来的信,从中发现关键线索,信上一个叫姜中训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姜溪东确认,姜中训是他的侄子。这一微弱信号点燃了希望之火,随即展开了一场横跨千里的寻亲接力。

通过与山东省烟台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经过信息的比对、分析、排查,终于找到了烟台市莱山区解村的姜溪东侄女姜中荣。

7月29日,姜溪东与侄女姜中荣首次实现视频见面,画面中彼此的模样仿佛唤醒了岁月深处的记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大爹好,看着就像(我父亲),等我休息来看你。”姜中荣激动不已。

“好!好!好!欢迎!欢迎!全家人大圆满了!”姜溪东语带哽咽,眼中泛泪。

跨越千里的对话,让姜溪东终于圆了寻亲梦。

7月29日,姜溪东老人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见到了远在山东的侄女姜中荣。

11月3日,姜溪东因行动不便摔倒,住进医院进行手术。获悉姜老健康状况不佳,苏建辉迅速联系他山东老家的侄女。姜中荣与家人商量后,一行5人迅速启程,于11月13日抵达大理。

病榻之上,姜溪东迎来了失联28年之久的亲人,两代人泪眼相对,有着说不完的思念。

这一刻也让漾濞彝族自治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激动万分。

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同志表示:“姜老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军人,是我们的英雄,为英雄寻亲既是分内职责,也是情感使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履行职责和使命,用心用情关心关爱抗美援朝老兵,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