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临潼区:为军服务 再谱新篇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为目标,通过政策支持、优待加力、褒扬激励、关怀护卫,合力搭建退役军人工作“四梁八柱”,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提升,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退役军人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

体系建设固根基,服务升级暖兵心

临潼区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为基石,不断优化联系方式与内容,制定完善常态化联系机制,实现服务对象联系的全覆盖。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覆盖,更是心与心的紧密相连,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在星级创建方面,以“四清楚”“三精三全”为抓手,开展星级创建成效“回头看”工作,对全区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督促指导,按照“五有”标准,建成区级服务中心1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22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达到市级认定标杆站17家,示范站142家,规范站132家。通过不断地自查与改进,提升服务站的建设水平与服务质量,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我永远都是老百姓的一个兵。”这是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站长)”昌少武挂在嘴边的话。临潼区斜口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以来,在站长昌少武的精心筹划下,紧紧围绕服务退役军人的光荣政治任务,依托社区服务的现有条件,在全面实现“九大功能”的前提下,成功举办了多次接地气、暖人心的特色活动。联合社区医院成立“斜口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站”,为退役军人发放“就诊优惠卡”,组织健康体检,为行动不便的老战士上门就诊。服务站门前草坪塑造的“护国英雄群像、军民鱼水情、老红军讲故事”雕塑,营造出浓浓的军爱民、民拥军氛围,让退役军人在这里拥有“家”的归属感。

同时,临潼区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助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建设的新模式。华清宫、秦皇医院等9家拥军企业率先建立“老兵驿站”,今年8月,在云栖战友之家民宿酒店建立军旅特色“老兵驿站”,临潼区不断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爱国拥军事业,创新实施拥军企业走心、贴心、暖心“三心”服务模式,担当作为、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进一步筑牢拥军优属的坚实基础,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双拥共建谱新篇,军民鱼水情更深

临潼是驻军大区、兵员大区、安置大区,双拥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前谋划部署深化跨军地改革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军民融合发展和双拥工作等制度,明确“统一指挥、属地负责、多方参与”工作原则,形成以区双拥办为中心,发改、武装、军民融合等部门及22个街道协同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军地新格局,圆满完成近5年历次军事演训任务。充分发挥地方保障优势,建立健全军地互相支持、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协调解决驻临部队反映的重难点问题56个。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领导包抓驻临部队工作方案,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区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烈士遗属、抗战老兵等和其他优抚对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庆送立功喜报方面,严格按照要求,为辖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庆送立功喜报,坚持每年发布“临潼籍官兵立功受奖光荣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今年“八一”建军节,区双拥办联合华清宫景区举办“军民融合 薪火相传”——2024年“八一”双拥公益活动,邀请驻军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代表参加。

在双拥阵地建设方面,持续改造提升双拥示范街,更换宣传展板,细化拥军门店优先优惠措施,积极向社会公布拥军企业名单。积极筹建临潼区双拥主题广场,为双拥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阵地保障。

安置工作落实处,就业创业启新程

临潼区聚焦退役军人安置,搭建阳光安置平台,建立起以服役贡献为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安置”机制,安置率和报到率均达100%,实现了部队、接收单位、退役军人“三满意”。近年来,发放229名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1264万元,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按照“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要求,完成2024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报到接收工作;全面推广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在春季、秋季分别举行返乡欢迎仪式暨适应性培训会,为退役士兵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宣讲与指导。

临潼区始终坚持政策推动、市场引导、培训赋能、创业带动,让临潼区成为退役军人释放创业热情的舞台、提升创业能力的平台、施展创业才华的乐园。协同多部门成立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活动方案,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2024年,先后组织区退役军人线上线下招聘会8次、退役军人及军属专场招聘会4次,组织38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招聘岗位1200余个,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电话等联系方式单独推送辖区企业招聘信息10余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50余人。联合区税务局落实就业创业减税政策,确保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努力提升辖区企业专项招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崇军荟”成员单位的支撑作用,为退役军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与创业指导。

优抚关爱显真情,褒扬激励传精神

临潼区印发《区级领导包抓烈士遗属工作方案》,对烈属全部落实“一对一”结对关爱帮扶;在优待抚恤关爱政策方面,开展全区优抚对象信息核查工作,组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对优抚对象进行年度审验,确保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精准保障。坚持“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全面采集”的原则,实现人员信息随时采集、光荣牌即时悬挂,并对上一年度新入伍军人家庭光荣牌悬挂情况进行电话抽查,让军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认真落实“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基金”使用办法,多措并举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

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方面,持续做好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作,对零散烈士墓进行补栽柏树、补漆翻新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巡查,确保设施完整。组织清明祭英烈和烈士纪念日活动,开展网上祭扫活动,保障异地祭扫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同时,认真开展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收集烈士事迹,补充完善宣讲内容,传承红色精神。

志愿服务展风采,思政引领聚力量

在志愿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临潼区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的作用,制定年度计划,明确服务时间、地点、对象和任务清单,避免在志愿服务中出现不良现象。各街道“雷电突击队”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上下共通、资源共享、活动共创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崇军力量方面,不断壮大队伍,召开秘书长(副秘书长)单位办公会,举行“崇军荟”成员单位集中授牌仪式,成员单位达到89家,优惠优待政策320余条。“崇军荟”成员单位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传递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爱。

在思想引领方面,制定下发工作方案,体系化组建区、街、村三级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加强街道退役军人思政队伍建设。成立老兵宣讲队,开展老兵故事分享会,推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走实走深,激发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不断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保障退役军人能力,持续挖掘双拥工作新动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