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温江区:用好“三支队伍”激发“雁阵效应”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紧紧围绕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这一目标,突出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兵支书”“兵委员”、党员“三支队伍”,用好用活典型示范、提能励为、党建赋能等方式,带动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改革、矢志奉献社会,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贡献退役军人智慧和力量。
突出先进典型“头雁示范”。坚持把身边的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作为鲜活教材,抓实“选、树、学、做”环节,讲好退役军人故事,从全区2万余名退役军人中,培树出1名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12名省市“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组建“最美”事迹宣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退役军人爱国奉献、奋发有为。
突出“兵支书”“兵委员”强雁领航。深化“在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推动、向能力上聚焦”工作机制,培养选拔推荐145名优秀退役军人依法依规参选村(社区)“两委”成员,27名“兵支书”投身基层治理一线。持续加强“兵支书”“兵委员”队伍建设,举办“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4期,采取“专题授课+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模式,开展政治素质、致富技能和基层治理能力培训。先后在柳城、涌泉、天府3个街道打造“凤来北街”“一码戎光”“科创未来”等“兵支书”品牌,大力宣传报道“兵支书”在引领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激励更多优秀退役军人担当作为助推乡村振兴。
突出普通党员“群雁跟飞”。深化流入党员“双报到”制度,动态对接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光荣牌悬挂、就业创业等数据,分类建立在册党员和流动党员2本信息台账。以退役军人之家为依托,设立党员联络驿站,通过微信、QQ群跟踪服务管理,在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主题活动,引导1870名党员加入战旗红志愿服务队和微网实格,参与文明创建、法制宣传、抢险救援等事项2300余场次,推动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流入”变“融入”,成为社区治理“先遣队”、红色精神“传播者”、为民服务“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