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红色宣讲助推退役军人作用发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中英雄模范多、先进典型多的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宣讲打造成为退役军人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建强宣讲队伍,让老兵“讲得好”。强化政策引导。会同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意见》,明确推动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举措;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红色宣讲作为专业志愿服务队纳入体系建设要求。省市联动共建。组建省级红色宣讲团成员库,现有成员73名。各地积极响应,组建以功臣模范、参战参试老兵、军队离退休干部为主的宣讲团282个,成员2260名,其中3名成员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参战老兵陈相珍被誉为淠河路英雄故事的“活字典”,作为省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员,十多年来宣讲200余场、受众1万多人次,他所在的蜀山区先锋宣讲团,仅红色口述分队就有45名老兵。退役老兵鲁化擅长用小故事讲大道理,“鲁化新闻故事汇”成为深受居民喜爱的品牌。金寨县闫荣安,编写红色书籍12部约300万字,宣讲1300多场次,受众10万人次,被称作“将军县”的“传灯兵”。优化人才培育。形成“教、学、讲”三位一体的宣讲员培养培训机制,每个市遴选3至5名宣讲员集中培训集体备课,同时打造一堂精品课程,分片区组织观摩,邀请市委党校专家现场辅导,已开展观摩3场,选出17堂精品课程,有效提升宣讲水平。英烈讲解员也是重要的红色宣讲力量,蝉联三届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金奖。

讲好老兵故事,让群众“听得进”。开展集中式宣讲。结合建党、建军、国庆等纪念日,把握“入学季”“征兵季”“退役季”等节点,组织老兵宣讲员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开展红色宣讲,推动红色资源热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注重分众化宣讲。根据不同受众开展针对性宣讲,提高宣讲效果。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安徽最美退役军人”胡晓春多次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在平凡岗位展现不平凡风采。滁州市443所中小学校选聘608名“兵教官”开展常态化红色教育。马鞍山组织“兵支书”宣讲团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基层治理。亳州老兵许玉亭退休后扎根皖北烈士陵园,义务宣讲英烈故事千余场,直接受众15万人次以上,连续四年通过现场直播和“空中课堂”宣讲,覆盖学校1200多所,受众400多万人次,2023年,许老被评为“安徽省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个人”。打造新媒体宣讲。构建“新媒体+微宣讲”模式,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展“勋章”系列主题宣讲,以短视频的方式,邀请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已累计推出65名抗美援朝老兵专访,制作短视频200多条,累计播放时长600多分钟,全网传播量超1500万,触达量近1亿。

聚焦多维发力,让宣讲“走得远”。在内容深化上下功夫。在全省系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宣讲活动,把走访看望、志愿服务、点对点帮扶与宣讲结合,通过“小板凳”“微课堂”等方式,开展红色宣讲1358场次,受众近26万人。在阵地拓展上下功夫。加强与省委、市委讲师团沟通合作,7名宣讲团成员被选聘为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专家、25名入选市委讲师团。亳州、铜陵等市“老兵宣讲团”参与市委讲师团统一安排的宣讲活动。蚌埠市“老槐树下”红色宣讲队获评2023年度市文明实践“创新案例”最美品牌。在典型引领上下功夫。将传承红色基因列为最美退役军人和模范退役军人推选条件,坚持省、市、县协同行动,内宣外宣网宣共同发力,使广大退役军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