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搭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连心桥”
为维护退役军人和军属的合法权益,河北省沧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接待退役军人、军属来访咨询540余人次,各级法律援助窗口热线电话咨询14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件,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退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成效。
健全工作机制,畅通信息共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着力构建高效的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强基固本。加强组织领导。将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作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工程,将搭建退役军人法律咨询室、做好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列为标杆型、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重视平台建设。将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与“两站两中心”创建工作深度结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全市1个市级服务中心、21个县级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律师作为法律援助工作顾问,在209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法律咨询室,打造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沿阵地”。畅通信息传递。建立了从上至下、逐级延伸的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制定退役军人、军属法律问题定期反馈工作制度,确保退役军人、军属的相关法律援助需求能够及时传达到各级法律援助单位。推进部门联动。与市司法局通力合作,畅通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将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需求通过信息共享的绿色通道反馈到职能部门,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让法律援助找人,让服务保障上门”的工作方式,推进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个性化。打造一站式服务。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法律咨询窗口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多项服务,为退役军人、军属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退役军人、军属的负担,实现了“让退役军人少跑腿,让案卷资料多走路”的工作目标。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线上法律援助平台,以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为退役军人、“三属”解答法律咨询案件47件,代为整理诉讼材料16份,为退役军人、军属随时随地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利。努力满足个性化需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针对退役军人和军属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援助服务。例如,对于涉及军人抚恤优待、退役安置等问题的案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和律师共同提供解答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军属,由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系统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等。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精英团队。组建志愿服务队。招募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加入法律援助志愿工作队伍,同时积极动员退役军人法律工作者加入退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当中,发挥专业优势,优化法律援助服务,开展20余次法律宣传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次。打造优质人才库。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等专业机构,打造以从业五年以上的资深律师、先进法律事务工作者为核心的法律援助优质人才库,为高质量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才基础。加强交流培训。定期组织全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参加线上、线下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由资深律师、专职工作人员作为主讲,引入典型案例,提高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法律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文/田振岳 谭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