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青原区:“三红”机制照亮退役军人关爱之路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部门职能,创新设计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利用青原红色资源禀赋,精心打造党建品牌“井冈红”,通过锻造红色引擎、创优红色课堂、传递红色温度,把党建工作和退役军人工作有机融合,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三个引领”,锻造红色引擎。聚焦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找准党建工作载体,着力破解两张皮。强化组织引领。成立“井冈红”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青原区创建“井冈红”工作品牌的实施意见》《青原区创建“井冈红”品牌精品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政治引领。局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班子先人一步作表率,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发挥标杆、表率作用。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井冈红”论坛,由各业务科室安排人员立足本职岗位授课。组织146名退役军人服务专干开展业务培训,掀起岗位练兵热潮。强化阵地引领。全面提升东固、青原山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整体功能,增强全区烈士建设设施的阵地引领、政治宣教功能。积极推进黄公略同志革命遗物、战斗旧址的搜集保护工作。全区136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实现网上快速可查,投入40万元对8个乡镇(街道)、16个村(社区)进行“井冈红”精品点站所建设,让尊崇之光在青原绽放。
聚焦“三个层面”,创优红色课堂。探索形成从学校到乡村的“全覆盖式”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在中小学,印发《青原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工作办法》,组建英雄中队26个、国旗护卫队30个,培育小小红色讲解员50人。东固民族小学和吉安市第十三中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大学,与井冈山大学开展党建共创活动,依托井冈山精神博物馆打造“最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堂”,从在校大学生退役士兵中选拔15名优秀退役军人培养成思政教员,2023年5月创立了全省首个大学院校退役军人服务站——井冈山大学退役军人服务站。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纳入全区各类学校国防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乡村,创建“老兵宣讲团”,一位位“老兵”化身走进(村)社区等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宣讲活动132场次,用他们的事迹感染广大党员群众。
开展“三类服务”,传递红色温度。结合模范机关建设要求,将党建与业务重点任务细化分解、逐条量化,通过开展“三类服务”,靶向推动服务中心更有力。做实优抚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46.86万元。组织3批次共36名优抚对象进行休养,共发放优抚对象抚恤金1149万元,春节、“八一”期间发放走访慰问金69.3万元。关爱英烈后代。建立一名党员干部联系一户退役军人、军烈属的常态化联系帮扶机制,持续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和“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累计走访困难退役军人家庭160余户,赠送棉被300余床,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英烈后代,传承英烈精神的良好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成立以党员队伍为主,涵盖区、乡、村三级总计1363人的青原区“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迎战寒潮、关爱烈属、学习雷锋等志愿者活动435次,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井冈山精神。(文/刘先达 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