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跨越万里赴边疆 兵团精神与沂蒙精神有机融合
“七一勋章”获得者、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魏德友,把家安在边境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如一日,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第四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山东沂蒙新红嫂——朱呈镕,22年来,从海军临沂舰到阿拉山口哨所,从南海孤岛海防连到长白山军营,祖国东西南北的边关哨所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累计行程50万公里,走访慰问600多支部队,先后被56个部队(连队)聘为名誉政委(指导员),收养12名孤儿官兵,同时认下了5000多个“兵儿子”。累计向部队赠送水饺1000多吨、鞋垫8万多双,价值达1400余万元。
为把兵团精神与沂蒙精神有机融合,切实做好文化润疆工作,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山东省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邀请朱呈镕赴九师白杨市开展兵团精神、沂蒙精神传承宣传工作。2023年12月26日-28日,第四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山东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馆长、“最美兵妈妈”朱呈镕一行跨越万里从山东临沂来到九师白杨市边境一线走访慰问“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人选刘雪梅及边防官兵,重温卫国戍边红色历程。
在魏德友住处,当魏德友夫妇听说家乡来人,一大早就等候在门口,当见到了故乡人,听到了乡音,激动得热泪盈眶,沂蒙暖情涌上心头。朱呈镕一行给魏德友夫妇带来了山东水饺、冰糖葫芦等家乡的美食,并与魏德友夫妇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当朱呈镕一行离开时,魏德友夫妇和在场的每一位人员都迟迟无法平静离别的心情。
在刘雪梅拥军驿站,朱呈镕与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人选刘雪梅紧紧地抓着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并表示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继续在拥军路上勇毅前行。
冬月的北疆边境一线,冰雪覆盖,冷气刺喉。每到一个边防连队,朱呈镕都会攥着小战士的手,嘘寒问暖,把从山东带来的水饺、冰糖葫芦等特色产品塞到边防战士的手里,看似平常的礼物因翻山越岭而显得尤为温暖。朱呈镕还为战士们演唱了《我为亲人熬鸡汤》,歌声温婉飘荡边防哨所。
在孙龙珍民兵班,女战士们整齐列队,英姿飒爽,朱呈镕称赞:“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参观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后,朱呈镕为全体人员讲述了“乳汁救战士”“卖女换小米”“疯妈妈”等感天动地的“沂蒙红嫂”故事,讲到最后,“兵妈妈”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伤感,泪眼婆娑道:“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她们把全部都奉献了出来;孙龙珍烈士身怀六个月身孕,为拯救他人义无反顾冲向敌人枪口,她是一块不朽的丰碑,我们要继承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