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未央区:让退役军人工作在基层走深走实

  “老兵,您好!欢迎回家!请您出示退伍证、身份证、户口本、立功受奖证书等,我们为您进行退役军人登记。”这是近日来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经常能见到的场景。2023年第二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已经陆续开始报到,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重复很多遍这样温馨的话语,面对工作人员的耐心和细心,前来办理业务的退役军人有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这些工作,只是未央区退役军人工作的一个缩影。未央区10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和273个社区(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场景,但相同的是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所感受到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上下带给他们的真诚和“家一样的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就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也提出明确要求。

  未央区作为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拥有近180万的居民,服务保障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数量也排在全市前列,如何能够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也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推动退役军人事业发展上见高度

  “一面锦旗,就能成为一个故事;一张证件,就能彰显一份责任。”去年年底,辖区一名退役军人通过浐灞一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申请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因审核未能通过申请被驳回。今年年初,他再次提交申请后被驳回,让这名退役军人感到十分忧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得知此事后将该情况逐级反馈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经查询,造成审核不通过的主要原因是本人的退伍证上没有退伍时间和退伍证号,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区服务中心会同街道、社区服务站先后6次与档案管理单位和原户籍所在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调取资料、核实信息,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2月初退役军人优待证顺利送到这名退役军人手中,同时也迎来了一面锦旗,退役军人激动地说:“没有退伍时间和退伍证号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还准备去海南找原部队呢,这次多亏有你们的帮助,我想用这面锦旗向你们表达感谢!优待证是退役军人的专属凭证,承载着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尊崇,更是我们退役军人的第二身份证。”

  近年来,为更好地推动未央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全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上下齐心,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始终走在前、干在前,紧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结合“三精三全”工作要求,着力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退役军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制定了并下发了《未央区退役军人之家建设规范》和《未央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指南》,涵盖场地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内容详实、措施明确,为各级服务站能够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全力打造富有“军”的特色、蕴含“家”的温馨“退役军人之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立退役军人工作机制上见深度

  “一份关心,就能变成一种力量;一个态度,就能带来一丝希望。”张家堡街道联合社区的一户特殊家庭,一家四口人中除了唯一的女性,其他三人都是退役军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这个家庭奉献了所有,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他们,家中的父亲因患有重症肺炎并伴有脑溢血后遗症,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家中的母亲和大儿子也因严重的疾病丧失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家,家中唯一的小儿子既要照顾入院的父亲,还要照看家中的母亲和哥哥,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联合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日常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个特殊的家庭,并将相关情况逐级上报,区、街两级,了解到家庭情况后,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立即启动,对这个特殊的退役军人家庭开展了帮扶行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针对家庭的特殊情况,采取特事特办,逐级申请了省、市、区三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先后发放退役军人关爱基金4万元。同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经常性走访,动态了解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加强了与卫健委、医保、慈善协会等部门联系沟通,通报相关情况,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近年来,未央区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上狠下功夫,在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制机制上大做文章,实行区、街、社区(村)三级联动机制,实行部门与部门、部门与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工作模式,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上下协同的工作局面,工作“触手”已覆盖到全区每个街道、每个社区。同时,未央区还通过“整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利用退役军人各级服务站“搭台子”,让合作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出力”,最终实现退役军人“齐受益”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未央区还积极拓宽思路、创新做法,加强双拥工作力度,通过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加挂“双拥服务站”牌,将双拥职能延伸至街道一级,将之前双拥工作由区级主导、街道配合过渡到街道主导、区级做好指导、配合。至此,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双拥服务站)能够直接对接驻区部队和部队官兵,常态化开展军地联建共建活动,不仅激发了基层双拥服务站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基层双拥服务站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未央区10个街道目前已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双拥服务站“一站双牌”全覆盖。

  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上见热度

  “一段往事,就能激起一个回忆;一个行动,就能实现一个梦想。”“你好,我们想寻找一位老战友,我可以告诉你们他的名字,我还知道他是你们未央区谭家乡人,能帮忙查一下联系方式吗?”9月18日上午,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人走进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寻求帮助,寻找曾经与自己一同在福建海军某部服役的战友。他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当年身为排长的他与陕西籍战友在军营中结下的深情厚谊,退役时由于通信并不发达,相互只留下对方的家庭住址。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他也多次寻找过战友,但均未果,两人的联系一直处于中断。这一别,就是40余年,年纪愈大,怀旧之情愈浓,与战友重逢也成了老人最执着的梦。由于老人掌握的信息有限,公安部门跑了几趟也是无功而返。得知此事后,谭家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通过老人提供的信息在退役军人信息系统上查询未果,但他们并没有放弃,随即动员辖区的所有社区服务站扩大寻找范围,加大排查力度,通过反复比对和确认,最终发现天和新府社区的一名老退役军人与老人描述的战友情况十分吻合,经过联系后,身份得到了证实,正是这位老战友。见面后,两位老兵深情拥抱,他们侃侃而谈,回忆从军生涯与深厚战友情。“40多年了,谢谢你们,谢谢退役军人服务站,是你们帮我圆了多年的战友梦。”老兵们向服务站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近年来,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自上而下,自内而外,以聚焦退役军人所思所想所盼为抓手,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标准为依托,及时转变工作方法,适时调整工作模式,将“上访”变为“下访”、将“找上门”变为“上门找”、将“等着来”变为“走下去”,将工作“一阵子”变为服务“一辈子”,主动出击、主动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全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将服务送到了退役军人家门口,把民情直通车开进了小区里,让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成为系统内工作人员落实在行动上的自觉和责任,充分体现了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营造崇军拥军社会氛围上见浓度

  “一份细致,就能改变一种状态;一个举动,就能坚定一个信念”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封感谢信走进了金科天籁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感谢区委、区政府,也感谢咱们的工作人员,儿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我和我老公也不用再为这件事操心了。”“军嫂,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您的爱人卫国戍边是新时代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大明宫街道金科天籁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与中年妇女的对话。年初,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同开展“边海防官兵家庭”常态化走访慰问过程中,从一位军属口中得知,其8岁的儿子之前一直随丈夫在新疆部队的驻地小学就读,但随着家中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经过与丈夫商量,决定将儿子带回西安生活,同时还能照顾老人的起居。人虽然是回来了,但儿子的上学让这个军人家庭犯了难,因为前往新疆前,孩子的户口一直在外区县,之前的房产已经出售,返回户籍地就读已不可能,现如今的住址在大明宫小学,去学校咨询就近上学,又与入学政策冲突无法落实,这让军人家属十分忧虑。大明宫街道金科天籁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此情况后,立刻上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又反馈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领导高度重视,如不能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随即,与区教育局、大明宫小学取得联系,因军人子女入学情况特殊,区教育局、大明宫小学特事特办,优先考虑、优先审批。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教育局、大明宫街道、大明宫小学、金科天籁城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开学前夕,军人8岁的儿子顺利走进了大明宫小学的课堂。

  近年来,未央区始终将关心关爱军人军属放在首位,始终将解决部队和部队官兵实际困难作为职责和使命,常态化开展军人军属走访慰问,为现役军人庆送立功喜报,开展“城舰共建”“军地结对”,开展送文艺、送法律、送医疗进军营等拥军活动,不断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不断营造崇军拥军的社会氛围。同时,未央区还积极落实拥军政策,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着力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家属随调、转业安置等问题,切实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官兵能够安心国防和建设国防。不仅如此,未央区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拥军水平和拥军能力,多元化开展拥军活动,持续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由区、街两级上下协同,通过社会招募,征集拥军企业近百家,成立未央区“崇军荟”联盟,并为首批70家“崇军荟”成员单位授牌。2023年4月和6月,未央区成功通过市、省两级“双拥模范区”创建验收并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