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坚持“三化服务”推动优待抚恤工作提质增效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坚持数字化、精准化、社会化服务,密织优抚对象服务网络,让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切实推进优待抚恤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数字化引领,形成数据互联互通高效工作格局。推行静默认证,优抚对象待遇资格“免审即享”。依托全国优抚系统平台,利用惠民补贴待遇资格认证平台中大数据共享信息,精准为领取人绘制“数字画像”。通过实行“一次认证、数据共享、动态管理、终身受益”的认证操作模式,实现“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让全市9900余名退役军人及家属通过“静默认证”便可享受有关政策补助资金,为优抚资金安全精准发放提供基础保障。实施微改革,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实现“一站式”结算。推动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两个平台的有效对接,实行规范化管理。与邹城市人民医院、邹城市中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市内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优抚对象无需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等待审批、无需垫付资金即可办理结算手续。
坚持精准化服务,用心用情塑造靶向施策特色品牌。台账式梳理,全面掌握优抚对象基础信息。建立优抚对象数据核查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精准完善优抚对象基础信息。结合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和年度确认工作,对全市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逐一核查,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完善优抚对象档案资料,切实掌握全市优抚对象基本情况。分类化实施,优化年度认证工作质效。采取“集中确认+上门服务+视频认证”三种形式开展,确保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高效率推进完成。以镇、村(社区)为单位分批次进行集中确认。针对年龄较大、伤残、行动不便的优抚对象,各级服务站工作人员贴心采取上门服务,进行年度确认。对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优抚对象,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等方式采集信息,确保见面率100%,认证工作不漏一人。今年以来,共完成10001人年度确认工作。结合常态化牵手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机制,在年度确认中了解优抚对象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答疑解惑。今年累计联系走访优抚对象1.5万人次,开展面对面谈话2300余次,解决问题480余个。
坚持社会化拓面,多维度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情暖老兵”系列活动。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致敬英雄母亲 弘扬英烈精神”活动,为54名英雄母亲献上鲜花并赠送慰问物品。组织医疗专家团队为82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上门巡诊、送医送药、健康查体,赠送价值2万元的药品。联合市残联开展“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为全市2000名优抚对象、军烈家属免费开展眼部健康检查,为23名优抚对象实施白内障等眼部手术。联合有关企业为全市36名有听力障碍的优抚对象免费上门测试听力并赠送助听器。健全多元服务体系,助力优抚优待氛围更浓。收集整理更新91条优待项目,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可免费乘坐公交,退役军人和“三属”凭有效证件免费游览“孟府孟庙”景区和峄山风景区。整合各方资源,把拥军优属工作向企业拓展、向基层延伸,在企业、景区设立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发布“荣军联盟”招募公告,共1035家商贸商超、金融保险、餐饮娱乐、汽车维修、教育培训等企事业单位,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优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