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拥军优属活动有实招
“通过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协调,拿出事业编管理岗位进行定向招聘,其中有市直单位,也有县直单位……”这是“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活动开展后,贵州省毕节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的招聘工作将在11月展开。
据毕节军分区负责招聘协调工作的干事刘兴雯介绍,在统计随军家属安置需求后,为了顺利推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毕节军分区多次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并于9月召开专题推进会。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毕节2021年就在全省首次推行随军家属定向招聘,一次性解决驻地11名随军家属就业难题,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驻西藏等艰苦边远地区、获得二等功以上表彰……”刘兴雯说,这次定向招聘安置对象更广、招聘条件也适当放宽。其中,安置比例有所上调。
“孩子要上幼儿园,可是爱人和自己都不是本地人,没有学校片区报名名额……”今年开学季,孩子入园的事一直是军嫂陈媛媛的忧心事。得知有拥军优属入学优待政策,陈媛媛来到大方县人武部了解详细情况。
接待的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告诉她:“这个有政策支持,不用担心!”
“孩子入园的事已经解决,开学就可以去报到啦。”很快,陈媛媛收到了好消息。
以“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为契机,毕节军分区不断畅通优化军地协作机制,充分运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优势,解决一批现实困难。
其中,重点关心关爱家中有病人、孕妇、儿童、老人等官兵家庭,积极协调帮助解决看病就医、托管看护和生活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对一线任务部队官兵及其家属反映的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协调军地相关部门,切实解除后顾之忧,激励广大官兵心无旁骛投身练兵备战。
“3天,如白驹过隙,走进纪念场馆、聆听红色故事,了解部队生活、体验军事装备都是夏令营最珍贵的回忆。”“从此爱上了军营,返校后我会给同学讲这次活动的故事,把红色故事传递给其他同学。”毕节市大方县将军山小学学生高圣杰在夏令营感言中这样写道。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走进海军某部军营,今年8月,毕节军分区以“走出大山、点燃梦想”为主题,组织毕节市的军队帮扶学校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8名中小学生,赴天津市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学生走出大山、走进军营,在夏令营中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军事训练、强化国防意识,厚植爱军报国情怀。
“你喜欢部队吗?”“喜欢。”“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想当特种兵,保卫祖国安全。”参加了军事夏令营,学生杨荣梅心中已有一个军营梦。
面向随军家属定向招聘、让军娃入学无忧、举办青少年军事夏令营……这些都是毕节军分区开展“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的具体举措。
在开展“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中,毕节军分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八个一”拥军优属活动(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建立一张联心卡、发送一封慰问信、解决一批现实困难、组织一次政策法规落实情况排查、举办一期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开办一次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筹划一场“八一”军事日活动)。
毕节通过不断深化“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将相关任务纳入军地工作年度计划、年度预算,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将好的经验固化推广,军地联合抓好落实,共同推进全市拥军优属工作一年一台阶。
毕节军分区还将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巩固工作成效,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挖掘具有毕节特色、符合毕节实际的特色做法,不断推动拥军优属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