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四代人91年共守烈士墓

  “同学们,这位烈士来头可不小,他是伍中豪,黄埔军校高材生,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与林彪、黄公略、彭德怀并称朱毛红军‘四骁将’,立下了赫赫战功。1930年10月,伍中豪带领一个警卫排,途经安福县城时,突遭县靖卫团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伍中豪率部突围至到这里,弹尽粮绝,惨遭杀害,年仅25岁……”近日,安福中学的学子们整齐地肃立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浮山村大塘组梁家山的伍中豪烈士墓前,青翠的松柏下,聆听着老师向他们述说英雄的事迹。

01.jpg

2018年,伍中豪烈士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群队伍的不远处,有一个背着扫把和柴刀的村民身影,也在默默地注视这群学子,他心中倍感欣慰。他叫肖树初,是浮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这一天,他趁着空闲,又一次来墓地,悉心地清理周围的落叶和杂草。而这件事,他和这个小山村的乡亲们一起,历经了四代,一干就是91年。

02.jpg

伍中豪烈士像

  时间回到1930年10月的一个下午,大塘村的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枪声,而后就是急促的追赶声,一声枪响后林间又恢复了宁静。接着追赶的人冲着田间的村民叫嚣道:“这就是‘赤匪’的下场!”在外的村民吓得赶紧回了家。到了晚上,村民肖仁源借着夜色壮着胆来到了枪声响起的那片丛林。眼前的一幕让他傻了眼——地上躺着一位身着长衫带着军帽的男子,胸膛被枪击中,鲜血染红了衣衫,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肖仁源回家后,心里五味杂陈:这人是谁?他相貌身着不凡,肯定也是个红军大人物,可死在这荒郊野岭,真的太可怜了。思来想去,他怎么也忘不了刚刚看见的那一幕,他就来到父亲跟前说起这件事,老父亲态度非常坚决:“平时靖卫团横行霸道,欺负咱们老百姓,他为了反抗这些坏人而死,怎么也不能让他暴尸荒野。”于是,肖仁源悄悄地召集同村的刘福初、刘继尧等人连夜来到现场,将这位红军烈士遗体埋葬起来。囿于当时的局势,乡亲们只能将墓修成一个小土堆,连碑也不敢立在上方。他们在烈士墓前恭恭敬敬作揖道:“虽然不知道您是谁,但您放心,我们一定把您当亲人一样祭拜。”

  守护这方烈士墓,成为了这个小山村人们共同的秘密和使命。他们像守护自家祖坟一样,每逢清明冬至时节,全村人都会来这里祭拜,平时上山路过时,也主动把墓地周围的杂草灌木清理干净。

  肖仁源去世后,他的儿子肖锡生自然接下了守护的任务。肖锡生说:“从小就听爷爷和爸爸说起,山里的那个小土堆埋了一位显赫的红军烈士,还经常带我们去祭拜。爷爷去世后也交代我们要时不时地去山上看看,保护好烈士的墓。这位烈士,是为我们国家革命牺牲的,我们也理应守护好。”

  可在乡亲们的心里始终有个疑问,这位英雄到底是谁?时间转眼就到了二十世纪末,村里一位村民去井冈山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伍中豪烈士就是途经安福县城时,突遭靖卫团的包围袭击后在梁家山牺牲了。这时他马上联想起村里后山那个被大家默默守护了几十年的烈士墓,伍将军牺牲的时间和地点和后山的那位不知名烈士非常吻合。这下他的心思热切了起来。一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向乡亲们讲起这件事。大家一致决定,马上向政府报告。而后经过安福县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证实,浮山村里那个无名烈士墓就是伍中豪将军的安身之所。

  得到官方的认定后,村里乡亲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并依据从井冈山带回来的资料和安福县志的记载进行刻碑、修墓。就这样,山后面的小土堆终于有了姓名。

  2015年安福县人民政府出资将伍中豪烈士墓进行了进一步的整修,就有了如今一片片翠绿的松柏和宽敞的祭台。201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伍中豪烈士墓已广为人知,经常有人自发前来参观瞻仰。安福县的各单位、学校的干部职工和中小学学生也时常前来祭拜、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如今已是第四代守墓人的刘文说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爷爷的嘱咐,一定会守护好英烈,传承使命,把为伍中豪烈士守墓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