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光明走”
口述:河南信阳 薛进礼 96岁
整理:俞 博 孙明江
1929年5月,我出生于河南滑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抗战时期,我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清乡”、“扫荡”、残害百姓的暴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1944年,抗日队伍在滑县招兵,年仅15岁的我果断报名,加入了队伍。我当时还没枪高,可心里知道: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光明走!因为嗓门亮,我被选为司号员,编入晋冀鲁豫边区第九分区新四路二营,学习吹号。
每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练习各种号音,白天还要完成其他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能熟练、准确地吹奏80多种指挥号音。嘹亮的号声是战斗中的重要信号,也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冲锋。当时,我们的队伍驻扎在滑县南部,主要任务是护送来往的八路军。有时,我们的同志在铁路口或岗楼遇到日本兵的盘问和阻挠,我就会按照团长的指示,吹响冲锋号。埋伏在周围的战士们就冲出来将鬼子“一锅端”,安全地将八路军护送到交接点。
部队一天的活动都要通过号声来指挥和安排。休整时,司号员的工作同样忙碌。每天从早晨6点钟的起床号开始,依次要吹出操号、收操号、12点对时号、熄灯号等15个号音。为了保证吹号时间准确,部队还给我们每人特配了一个“马蹄表”。夜晚,我仍然要保持高度警觉,遇有突发事件,随时按照首长指示吹响集合号。
一次,我们驻扎在光山县白雀园镇南山一带的部队遇到敌军包围,熊作芳司令员当即命令我吹号通知六团团长郭尚亭召开紧急会议。当时两人分别驻守在两个山头上,相距五六公里,一路都是崎岖的山路。我一边跑,一边接连吹快来号、快跑号,争分夺秒传递信息。很快,郭团长满头大汗地跑来了,为战事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司号员同样参加战斗,每次上战场,大家都前赴后继地往前冲,生怕落后。参军一个月左右,我便参与了在滑县焦虎镇的一次战斗。当时,日本鬼子进村抢老百姓的东西,我们就去将鬼子打出去。在双方互相扔手榴弹的过程中,我被弹片伤到了腰和腿,棉裤浸满了鲜血。战斗结束后,我昏迷了三四天才苏醒。我腿上的伤落下了病根,至今行动都受影响,可我不后悔。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那天,我特别高兴,心想一切都值了。
1954年8月,我转业到当时信阳地区的粮食系统工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我依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油脂收购、粮食运送,还是基建采买,我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直至1990年9月正式退休。我是幸运的,能够见证如今的幸福生活,因为我的很多战友长眠在他乡的土地上。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