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口述:山东临沂 武汉安 党龄79年

整理:刘白桦 刘政军

向党说句心里话: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这辈子最光荣、最骄傲的事。咱们共产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趁着还有能力,我希望再多为国家做些事情。

我出生在沂水县后善疃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年轻的时候,我亲眼见到日本侵略者来村里搜刮财物、欺压百姓,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

当时村里流传着一句话:“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八路军。”于是,我在1945年参了军。没过几个月,鲁中军区指挥部根据山东军区夏季攻势作战部署,决心集中兵力,向驻安丘地区的1万余日军和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发起进攻,我赶上了这场安丘战役。

那时候很年轻,胆子大,我头一回真刀真枪跟敌人战斗,就想着杀敌,一点儿都不害怕。上了战场才知道,我们当时的武器有多紧缺:一个连没几件重武器,我们新兵配发的子弹也很少。装备不如人,咱那股子劲儿可一点儿不差!团长、指导员带着我们冲锋,子弹打光了,就从敌人的尸体上补充弹药,有什么用什么。

攻打安丘火车站旁边的炮楼时,敌人从炮楼上扔手榴弹。我们的一个副连长冲上去,头被炸飞了,当场牺牲。但我们都没有退缩,听到冲锋号一吹,战士们只会往前,没有一个后退的。就这样打了一天两夜,我们取得了胜利,俘敌400多人。打扫战场的时候,我们看见敌人丢下的子弹、手榴弹,高兴得不得了,什么都顾不上了,把浑身上下的口袋都塞得满满当当。即便之前的炮火把耳朵震得“嗡嗡”响,也觉得没有什么。

这场惨烈的战斗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不怕死”,什么叫“硬骨头”。到了1946年3月,我因为打仗敢拼命,经由指导员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我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打了多少场仗,只知道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

在部队25年,我立过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这中间挂彩负伤是常事,但只要想到能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一份力,便觉得值了。

1970年,因为身体原因,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到沂水县人武部工作。身上的军装脱下了,可我心里那身“军装”脱不下。回到家乡,我带着大伙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在党就要为公,干事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1983年离休后,我也闲不住。乡亲们家里有红白喜事、农忙时节缺人手、邻里闹点小矛盾……只要我知道了,能帮就帮,能劝就劝。这几十年下来,经我帮忙、调解的事,少说也有几百件了。

如果要问我这一生最坚定的信念是什么,就一句话:党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