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卫士变身新农人

我对战友说:

部队教会我的,是攻坚时“不拿下阵地决不收兵”的狠劲,是守岗时“差一分一毫都不行”的较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乡村就是我的新“战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产业旺起来,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村的腊肉、腊肠,所有产品都用土猪肉熏制而成……”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羊鹿滩村驻村第一书记、退役军人包腾正在网络直播间内介绍特色农产品。从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到川东丘陵地区的小山村,这位边防战士用行动诠释着滚烫的誓言: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迷彩底色

2007年,怀揣从军梦的包腾参军入伍,随部队驻扎在雪域高原。在边防哨所,迎接包腾的是稀薄的氧气和灼人的紫外线。但他没有因此而退缩,“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这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

训练时,背着30公斤重的行军包在陡峭山路上奔跑,缺氧让包腾的嘴唇发紫,双腿像是灌了铅;参加模拟实战时,包腾和战友们在泥泞的道路上匍匐前进,石块划破手掌,泥水浸透衣裤,寒冷与疼痛交织,而他眼神专注,没有丝毫退缩。

5年高原风雪路,将包腾从青涩少年淬炼成钢铁战士,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迷彩底色。

退役后,包腾选择留在高原地区,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先后在基层和县委宣传部的岗位上工作。十几年过去,西藏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乡音难改,乡情难忘。在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为邻水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2022年6月,包腾回到邻水县,进入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

2023年9月,组织选派驻村干部时,包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是农村娃,就应该回到农村,去建设那片土地!”话语间透着坚定。

短视频中的乡村

担任羊鹿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包腾卷起裤腿,换上胶鞋,到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短短一个月,他走访了300余户村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乡亲们的困难和期盼。金秋时节,因销路不畅,果园里熟透的柚子腐烂后落了一地,农家院里的一袋袋红薯粉落满灰尘。这样的场景让包腾的心揪得紧紧的:“乡亲们的汗水不能白流,我必须帮助他们打开销路!”

凭借前期在宣传岗位上积累的工作经验,包腾将目光投向短视频平台,尝试将羊鹿滩村的乡村风貌作为拍摄主题,通过网络直播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然而,由于拍摄经验不足,短视频的关注度不高,包腾的网络直播间十分冷清。

“包书记,看来咱们的特产在网上卖不出去……”面对质疑,包腾选择用行动回应。他每天和乡亲们一起插秧、挖红薯,用真诚打动身边的人。慢慢地,有村民主动参与拍摄,包腾带领大家成立合唱队,成功举办羊鹿滩村首届“村晚”,他们朴实的歌声打动了不少网友,短视频点击率也越来越高。

流量变销量

转机在2024年4月降临。插秧中途休息时,包腾对着手机镜头唱了一首民间小调《鼓盆儿敲起来》,他憨厚的笑容让这条充满乡土气息的短视频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让羊鹿滩村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包腾逐渐掌握了短视频制作技巧,他连续上传的“云”逛果园视频十分生动:通过镜头带着网友穿梭在果树丛中,近距离观察饱满多汁的李子和金黄的脐橙。从几万到几十万,粉丝人数突破百万后,在乡亲们支持下,包腾再次走进网络直播间,用地道的乡音充满激情地介绍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我们羊鹿滩村有颗粒饱满的玉米,还有脆甜的李子……价格实惠,包邮到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乡亲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最近,一位热心网友在观看包腾的助农直播后深受感动,主动与他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无偿提供蜂种,上门传授养蜂技术。2025年7月9日,这位来自云南的网友带着50桶蜂种来到羊鹿滩村,在村活动室为大家传授技术,从蜂箱选址、搭建,到蜂群日常管理和科学取蜜,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没想到还能靠养蜂致富,我们一定好好学技术!”乡亲们说。

蜂箱很快在村里的房前屋后安了家,阳光下,蜂群飞舞,羊鹿滩村多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甜蜜产业”。

截至目前,包腾和羊鹿滩村村民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千余条,全网粉丝量达230万,获赞4000余万次,视频播放量达30亿次,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所获收益达120余万元。在包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兵支书”和新农人加入助农主播的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新动能。

从雪域高原到故乡的田野,“战场”变了,军人的血性担当却从未改变。包腾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样一句话:“最可爱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最可靠的!

通讯员 谢 杨 陈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