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出命也要把敌人打出去”

口述:河南郑州 杨桂花 94岁

整理:俞 博 梁 辰

1931年,我出生在山西沁源韩洪村。10岁那年,日本侵略者进村,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为了逼问八路军的下落,他们把全村200多口人赶进城隍庙,残忍杀害。当时耳边的惨嚎和漫天的焦煳味我至今记忆犹新。父亲和姐姐就在我眼前没了。浑身是伤的哥哥硬是拖着我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我们跑回家,发现家也被烧没了,只剩几根焦黑的柱子。

我心里燃起的恨,像烧毁房子的那团火,怎么也扑不灭。

14岁那年,我参加了八路军。部队不仅教我识字,还送我去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学习,后来又派我到上党战役前方医院当看护兵。当时的伤员非常多,我一人要照顾80多位伤员,做饭、洗衣、换药、喂饭,每天忙得团团转,恨不得能有几个分身。但看着受伤的战友们,听着他们痛苦的呻吟,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苦再累,我也要多救一个!

当时,有位21岁的小战士受了重伤,在战地医院养伤,我负责照料他。我端着碗去喂他时,他虚弱地摆摆手,眼睛望着我,嘴唇翕动着,连说了三声“我家……”但话没说完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后来我总想,他是不是想托我去看看他的爹娘,可他家在哪儿呢?这三声没说完的“我家”,成了我解不开的心结。

接下来的几年,我跟随部队在晋南、吕梁、延安、洛阳、豫西等地区辗转作战,枪林弹雨里抬担架,血肉模糊中换药,参加了许多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也经历过身边战友的牺牲。我们就这么一路拼杀,豁出命也要把敌人打出去。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我和战友们又唱又跳,眼泪和笑声混在一起。那一刻,我心里翻江倒海:爹娘要是能看见这一切该有多好!而那张说不出家在何方的年轻脸庞,那些没能看到胜利的战友……他们未了的托付,沉甸甸地揣在我心里。

1948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从此刻进了我的心里。1950年,我脱下军装转业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1975年夏天,驻马店发生特大洪灾,第二天我便带着30多人的医疗队乘坐直升机冲到了一线;1976年,我作为唐山大地震救援队副队长,带着160多人的防疫队驾车前往灾区救援,半路上遇到余震,我们的车刚过桥,身后那桥就轰然断裂,如今回想起来,我仍脊背发凉。当时我和队员们吃在废墟、睡在瓦砾,经手救治了2万多人。

1988年12月退休后,只要有机会,我就进社区、进学校,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战斗经历,讲述红色故事、革命故事,教育他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之材。这每一件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做的小事,都是我对没能看到胜利的战友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