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口述:湖北荆州 刘 洁 105岁
整理:常梦星 王际凯
我叫刘洁,原名刘琳月,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古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我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老大曾晓延在延安出生,老二曾健在河北出生,老三曾晓陕在陕西出生,小儿子曾晓东在东北出生,几个孩子的名字都和我年轻时的经历分不开。
如今,我的记忆力大大减退,然而,不管过了多少年,自己和战友在战场上杀敌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我的二哥和三哥先后加入八路军,一个当了副连长,另一个是中队长。我收到部队送来的革命烈士证时,才知道哥哥们都已牺牲。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小就立志从军报国。
1938年,我被推选为村妇救会主任,白天带着全村妇女为八路军制军衣、做军鞋,夜里偷偷潜入敌人控制区,宣传党的政策。那时,母亲把我的名字改成了刘洁,她觉得刘琳月这个名字“不够革命”。
日伪军对带头抗日的我恨之入骨,悬赏捉拿我的通告贴满县城的大街小巷。为了逼问我的下落,他们将我的外公绑在村口的槐树上,经过一番严刑拷打,老人没几天就去世了。
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18岁的我在村外的地道里对着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无极县地处冀中平原,是地道战的主战场。我发动乡亲们挖地道、传情报,带领民兵炸毁了敌人的交通要道,用“敌来我躲、敌撤我扰”的游击战术来打击敌军。石碾子和水井里面都有洞,敌人来了,我们就钻进洞里,敌人走了,我们就展开袭击。
一次日伪军突袭中,为了掩护乡亲们撤离,我故意暴露行踪,引开追兵。最后,我跳入一口枯井,在地道中待了三天三夜。
1942年,我穿上八路军军装,成为一二O师三五八旅的家属队队长,带着村里的妇女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1943年,我进入延安抗大附中学习,遇到了相伴一生的战友曾祥煌。他出生于湖北潜江,1932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多年来,我们夫妇二人经常教育子女要自尊、自立、自强,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我们的影响下,老三曾晓陕、老四曾晓东分别于1970年、1969年参军入伍。
我这一辈子,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也忘不了那些战场上的经历。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记得,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发奋图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