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上的“老兵支教团”

今年春节前夕,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慰问红其拉甫边防某部官兵时得知,13名边防战士正在备考军校。

“边防哨所远离城镇,教育资源匮乏,战士们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消息传回西安,短短三天,一支由张居梅、李冬梅、任利华、南卫华、李攀、陆军6位雁塔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组成的“老兵支教团”就迅速集结。队员们曾执教于军校和科研院所,平均教龄超过15年,教学经验丰富。曾在部队服役20年的张居梅第一个报名:“我在原西安通信学院带过10年军校生,最懂战士备考的难!”

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后,列车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窗外掠过戈壁与雪山,车厢内的“备课大会”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建议到部队后立即对参考战士进行摸底,再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这样比较科学。”“战士们脱离课堂太久,必须用案例教学激活思维。”……6名老兵顾不上欣赏窗外的景色,把车厢变成了临时会议室,全身心投入教学准备。

3月的帕米尔高原,积雪依旧深及膝盖。红其拉甫边防某部营区地处海拔5100米的“云端国门”,年均气温零下12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40余小时的车程后,当6名胸前佩戴党员徽章的身影踏进营区时,战士们眼中亮起了光。

进入营区后,“老兵支教团”的一多半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大家一边吸氧,一边与战士们见面座谈,尽快了解大家的学科知识掌握水平,迅速研究制定教学方案,一直工作到深夜。次日清晨,大家又准时出现在教室,精神饱满地为战士们上第二天的课程。

支教团围绕“文化课补习+心理疏导+备考策略”开展教学,根据战士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任利华老师还为战士们准备了互动游戏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考前焦虑。作业上的详细批注、答疑时的细致耐心、焦虑时的聊天谈心……在朝夕相处的10多天里,6位支教老兵既是授课传道的老师,也是边防战士们亲切的长辈。离别时,战士们将几位老兵送至营区门口敬礼告别。

半个多月后,戈壁滩上的好消息传回了西安:在喀什军分区近期的摸底考试中,13名战士全部通过军校预考,并且包揽了前三名。

最近,张居梅和几位战友又忙碌起来,他们把早先为边防战士辅导时的课本材料和教学经验整理成册,打算将这堂横跨山河、开在边境线上的辅导课延续下去。

开展边海防官兵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宣讲、参与社区治理……雁塔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的这群老兵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

文/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