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粤陕携手 赋能军创

为推动军创企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从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径,“服务军创企业百日行”系列活动应运而生。10月17日,作为“服务军创企业百日行”系列活动之一,陕西省退役军人涉农企业延链班与广东省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双新双创培训班在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联合办班,依托科创中心“教育培训—孵化培育—融资对接—科学研究”四大链条孵化模式,整合两地资源,推动共研互鉴,赋能粤陕两地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合作。

课堂内外 开拓创业思路

在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45名陕西省涉农领域退役军人“领头雁”与50名广东省退役军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正在同上一堂“科技文化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课。

“研究透产业的文化脉络,把科技力量融入产业,是实现产业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课上,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开门见山地指出农业领域发展的难点与机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台下学员受益匪浅。

“如何提高秦艾的知名度?”“白水苹果如何开展差异化竞争?”“市场推广难,怎么破题?”“品牌定位不清晰,如何重塑?”……面对学员们抛出的问题,讲师们详细解答、倾囊相授,给出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建议。“要么第一,要么唯一”“不要想着打败对手,要创造新价值”“单刀直入,放大优势”“联合大公司做内部团购”……一连串干货让学员们收获满满。

紧接着,视线从课堂移到企业。在广东喜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十万级无菌车间、八头自动化灌装机、自动化流水线等现代厂房设备正在全速运转,科学的运营管理使得整个车间日产能超10万件。优质的产品经过市场化的包装和多元化的销售途径进入消费市场。企业运营的生动实践于此形成闭环,激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多加一盏灯和一个槽,就实现了产品分类、分级,卖出了好价钱,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学员田鹏飞隔着玻璃,指着无菌生产车间内的选品环节说。

从科技文化赋能到品牌营销助力,从商务谈判到包装技术,从中医药企业到材料研究院,6堂前沿扎实的理论课、3堂主题鲜明的实战课、7场尖端丰富的研学实践,让学员们看到了差距,在思辨中明晰了思路。“广东企业太‘活’了,这几天了解到许多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思维理念,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做羊肚菌生意的周亚春信心满满地说,“培训结束后我要多留两天,考察广州市场、进军广州市场!”

几张清单 聚合百种打法

“鸡蛋达人”陈晓青、“秦艾达人”宋成斌、“甑糕达人”王新飞、“山羊达人”樊俊红……交流环节,陕西班学员积极主动,排队等候分享。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标签,让在场的学员印象深刻,既聚集了人脉,也激活了商脉。

“这些学员涉足的产业能跟我们的上下游匹配,可以延长我们的产业链。”一下课,樊俊红便主动与广东班学员们打起了招呼。

像樊俊红这样的学员不在少数。课下,时常有两地学员讨论课上经典案例,交换信息资源。不到一天时间,穿着不同颜色班服的两地学员就交上了朋友。其间,有渠道的找到了有货物的,有资源的找到了有市场的。“补链、延链、强链”的故事频繁上演着。

为了进一步推进粤陕军创企业联动,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与培训班班委们对接沟通、收集信息、精准衔接、打通渠道。很快,一份不仅基础信息齐全,还增添了“我有什么”和“我要什么”的资源信息表出炉,两地军创企业互通有无的“一池春水”被激活。“有了清晰的信息需求,粤陕两地的战友和科创中心就能快速匹配商务资源了。”此次延链班的商务委员刘树青说。

一个群聊 链接粤陕战友

5天的培训虽已结束,但粤陕战友的互动并未降温。在粤陕军创联盟群内,最多的表情包是“敬礼”,最密的称呼是“战友们”“兄弟们”,最热络的话题是如何依托各自的平台渠道开展合作、实现共赢。返程前,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工作人员占欢欢在群里发布了广东省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双新双创培训班的四个合作需求单,群中响应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合作的桥梁也被一架又一架搭起。其中,仅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牵线粤陕两地军创企业加入的国家级光伏多层应用项目,每年就有高达300亿元的市场估值。

“军创企业家们不仅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还找准了商机、交换了资源,打开了陕西农特产品在广州的市场,也即将把广州模式引入陕西。”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服务军创企业百日行’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军人技能水平,增强退役军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

一个粤陕涉农军创企业的商业联盟已然搭建,一些在互助交流中碰撞出的“金点子”正在应用,一批在思维交锋中谈出的好项目正在蓄势,只待“破土而出”。

文/王姿予 特约通讯员 曹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