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党建指导员为企业注入“红色动能”

“企业迫切需要懂企业、懂党建的同志!党建指导员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李佳感慨地说。

9年前,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宋献怀报名参加了佳木斯市“选派党建指导员计划”,进驻这家民营企业从事党建工作。

选派期间,宋献怀通过发展党员、增加退役军人招聘岗位、组建民兵应急保障分队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从起初工作得不到理解支持,到帮助企业党支部发展党员15人、为企业招聘退役军人员工120人,公司的整体形象、服务质量和党建工作水平均有了明显提升,经营效益一路向好。单单降本增效一项,宋献怀就为公司争取到30余万元的降税额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宋献怀选派期满后,企业特聘他为董事长助理、经营管理部总监。

在佳木斯,像宋献怀一样身负特殊使命的党建指导员有357人。

从2005年开始,佳木斯市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原则,每年遴选一批政治素质高、党务工作熟、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过硬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采取“1+1”结对指导的方式,帮助“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建强党员队伍、发挥党的引领作用。此举既拓宽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渠道,也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促进了党的建设和“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

“选派党建指导员最大的经验在于建立‘选、育、用’全链条管理机制。”佳木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丰宽表示,《佳木斯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暂行办法》对选派党建指导员范围、程序、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界定。

给“两新组织”带来实惠、帮助“两新组织”发展壮大,是党建指导员的重要职责。为帮助党建指导员融入新角色、适应新岗位,更好地服务于“两新组织”,佳木斯市采取“思想上帮、工作中带、实际中练”的方式,健全初任培训、聘期培训、导师带训、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连续举办9期党建指导员市级示范培训班。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从严落实选派单位和派驻单位的日常管理责任,实行“三个一”跟踪问效,有效推动了党建指导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同时,为了激发工作热情,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累计发放800余万元。

2023年以来,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9人,组织20家非公企业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等活动,助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1800多个,协调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带动营业收入9100多万元。

如今党建指导员正扮演着“建设指导员”“政策宣传员”“沟通信息员”“纠纷调解员”“企业服务员”等多重角色,发挥着“政企连心桥”的纽带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70人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从党建指导员到企业中层,再到“创业引路人”的角色转换,“军”字头的龙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文/崔杨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