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这里的志愿服务很有“向心力”
“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帮了我大忙。”前不久,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的退役军人戚宏斌给同为退役军人的律师徐业晶送来锦旗。
此前,戚宏斌因房屋租赁合同问题与人产生纠纷,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听说“向心力”志愿服务队为老兵提供法律服务,每周五还在芜湖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坐班,戚宏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寻求帮助。当天值班的律师徐业晶得知此事后,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还多次安排纠纷双方现场调解,历经4个月终于找到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维护了老兵的权益。
时间回到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面向全市退役军人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一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迅速响应,芜湖“向心力”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至今。“当初取名‘向心力’,是希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向心力。”队员黄昌保介绍。
法律援助是志愿服务队的一项主要服务内容。为有效解决退役军人法律服务需求,2020年12月,“向心力”志愿服务队专门成立了一支法律援助服务队,成为芜湖市首家面向退役军人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的志愿组织。14名具有律师资质、政治过硬、业务精干的专业律师作为其中成员,免费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戚宏斌的纠纷解决,只是近年来服务队开展的100多次法律援助的一个缩影。
结合队员中律师和医生多、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高的特点,除法律援助外,“向心力”志愿服务队还开展红色宣讲、健康问诊、助困帮扶相关志愿活动。志愿服务队的规模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00多人,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服务对象2000余人次,捐款5万余元,受到广大退役军人和江城百姓的一致称赞。
为更好发挥向心力、扩大影响力,“向心力”志愿服务队努力在制度上加强管理,依据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台的《芜湖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员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积分管理相结合,实现正向激励、鼓励先进;在活动上力求深度,致力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法律援助、义务诊疗等进基层、进社区、进乡村,将服务送到行动不便、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身边;在内容上进行升级,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和对象覆盖范围,将四类志愿服务升级打造为“健康芜湖”“法治芜湖”“红色芜湖”“爱心芜湖”品牌,其中“红色芜湖”是“向心力”志愿服务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事项,队员将持续挖掘芜湖红色故事、模范事迹等,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学生、工人和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
“志愿服务队不断改进服务模式,以实效为主要目标,推进志愿服务创新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我们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江城发光发热,用行动诠释新时代芜湖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向心力”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王今全表示。
文/袁玉琴 陈聪华 胡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