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中的军旅梦
“我们会为不同风格的西装搭配不同的纽扣,通常会选择贝壳扣、牛角扣,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铜扣或金属扣,但不会使用塑料扣。每颗纽扣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人工缝制,一针一线,十分牢固。”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西装定制工作室内,退役军人陈中慧正在对西装面料、配饰及定制流程进行介绍。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穿上西装建功立业。”这是陈中慧铭记在心的一句话。从参军入伍到退役返乡创办服装企业,细密的针脚中,有着这位老兵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
编织梦想
2007年,陈中慧应征入伍,进入陆军某部服役。期间,勤奋好学的他除了在文化工作站学习摄影、摄像技术,还进入机关单位负责事务性工作。“布置会场、呈报文件、撰写材料,机关工作经历让我的组织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大大提升,为日后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陈中慧回忆道。
2009年,退役后的陈中慧回到家乡,进入一家汽车企业从事销售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他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并进入企业管理层。
“我想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服装行业。”3年后,陈中慧带着首次进货的8万件T恤衫,在吴江开起一家服装店。“一开始,我们缺乏营销经验,加上服装款式老旧、尺码不齐,销路一直打不开。”
为走出困境,陈中慧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微信等渠道进行线上销售,同时,通过开办特卖会、设立代理点等方式进一步打开市场。“我们先后在苏州地区设立了130多个代理点,白天送货,晚上加班加点打包,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卖出3万件T恤衫,扭转了局面。”也是从那时起,陈中慧在服装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弯道超车”
为寻找货源、打开市场,陈中慧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和服装工厂。“找到心仪的货品时,我们很有成就感,然而进货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由于缺乏经验,陈中慧拿到了一批色彩牢固度不够、质量不过关的服装。“即使亏损,也不能让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诚实守信的陈中慧因此被顾客更加信任,渐渐地,他的门店面积也由原来的80平方米发展为400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商。
在32家线下加盟店“破土而出”的同时,陈中慧带领团队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服装,经过市场调研,为实现转型升级,他瞄准了西装定制这个“新赛道”。
“随着客户对西装面料、款式、尺寸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定制西装的市场越来越大,我要抓住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不能止步于常规服装市场。”很快,陈中慧就在苏州地区开起了西装定制门店,因产品质量过硬,他的客户数量逐日增加。截至目前,陈中慧创办的服装企业拥有50余家加盟和直营门店,主要分布于江苏地区。
退役军人马站在陈中慧创办的企业中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是大家熟悉的“马班长”。“马站在部队时是勤务兵,来到我们这里,当过司机、干过电工,他总说:‘哪里需要我,我就顶上去。’”在陈中慧眼中,马站是企业员工,也是靠谱的老班长。
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今年,马站回到家乡,开起一家西装定制门店。
在陈中慧的帮助下,许多退役军人像马站这样逐渐掌握了销售、量体、交付等行业技能,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走上了创业之路。“我们的所有西装定制门店都会优先招收退役军人。”
不久前,陈中慧又推出了一项优惠政策: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到门店定制西装,可享受正常门市价的五折优惠。“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退役军人优待证的使用场景,让战友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陈中慧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通过促进品牌优化升级,让更多退役军人在服装行业找到发展方向。这位老兵的话语正如他身上笔挺的西装,简单而利落,充满力量。
我对战友说: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穿上西装建功立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创业过程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退缩的干劲都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我们要像对待每件服装一样对待创业路上的每一步,不放过一毫一厘,用一针一线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
特约通讯员 宋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