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河新区:专属摊位 点燃夜市烟火气
夜幕降临,烟火气逐渐沸腾,“夜经济”在梅河口的海鲜市场被点亮。干净整洁的摊位、响亮的叫卖声、摆放有序的调料罐、干脆利索的动作……作为海鲜市场的“网红”,退役军人郭宏鑫把摊位打造成了夜市的独特风景。“不愧是当过兵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对郭宏鑫的利落动作和他制作的味道极佳的炸鸡连连称赞。
郭宏鑫原是某武警支队的一名炊事员。凭借在部队练就的一手好厨艺,退役后,他在饭店打过工,也开过小吃店。用他的话说:“只要有创业好门路,当兵的人再苦再累都不怕!”但因对市场行情掌握不够,他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
就在郭宏鑫为寻找创业门路焦头烂额之际,战友群里的一条消息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加强对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援助,今年4月,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全市退役军人发布了“退役不褪色 创业再起航”退役军人夜市计划,与海鲜市场夜市共同开设退役军人专属夜市摊位。
海鲜市场夜市的经营者寇文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近几年,他将部队经验和夜市特点结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一直以来,他致力于反哺社会,帮助战友就业创业。了解退役军人夜市计划后,他主动争当试点,推出摊位打折或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桌椅等优待。“我们和海鲜市场经营者协商,划出部分经营场地的小木屋、大排档作为专属摊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均可申请,并在现有摊位收费标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优惠。专属经营区的业户招商和宣传推广工作由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很快,包括郭宏鑫在内的8名退役军人先后入驻海鲜市场夜市。在这里,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如手工艺品、农产品、小吃、文化创意产品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夜市则利用自媒体平台宣传夜市、发放优惠券,并在现场安排川剧变脸、杂技、歌舞等文艺表演,共同为摊位引流。
对退役军人普遍担忧的风险过大、结果未知、本金投入过多等问题,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指导组,做好意向政策解答、参观介绍、报名申请、岗前培训和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等一系列保障,并邀请优秀创业导师和咨询师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为提升退役军人产品竞争力,指导组专门邀请烧烤、面点、餐饮、烹饪等领域的专业人员,为退役军人传授经验。相关部门还在夜市设立咨询台,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梅河新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景,把退役军人摊位辐射到更多夜市,打造具有军旅文化特色的街区,依托‘夜经济’助力更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同时会提供后续跟踪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让退役军人成为促进梅河新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说。
文/ 崔释远 袁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