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法律援助 抚平老兵烦心事
“感谢汪律师的认真负责,真正站在退役军人的角度,用法律最大限度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在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退役军人王雪林激动地握着律师汪超的手说。
王雪林是合肥市某板材公司的一名仓管员。2022年12月6日,59岁的他临近退休,与公司负责人吴明(化名)口头协商,拟于2023年1月6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给予其4200元额外补助。但在王雪林与公司签下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后,公司负责人却以他在职期间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1万余元损失为由扣除补助,用于折抵损失。此后,王雪林多次找吴明沟通,并主动将补助金额降低为2000元。但对方却以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双方财务已全部结清,无任何争议,不得再向公司提出任何诉求”等条款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2023年2月,王雪林向包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但在调解过程中,因诉状书写不规范、证据准备不足,他的请求未得到支持,事情陷入僵局。
经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王雪林来到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律师汪超听取王雪林的陈述后,当即为其向律所申请优待法律服务,并减免相关代理费用,开启绿色通道。
接受委托后,汪超第一时间与仲裁委取得联系,重新梳理事件,整理补充了劳动合同、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保证主张的事实与理由更加充分具体。经过据理力争,吴明自知理亏,主动向仲裁委申请了一周调解时间,最终同意了王雪林提出的补偿方案,并一次性支付其经济补偿金8000元。至此,事情得到妥善解决,王雪林的烦恼也被抚平。
在合肥市,像王雪林一样得到免费法律援助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为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对接司法行政部门,在全省率先试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及优待服务合作项目。
早在2022年7月,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与位于高新区的上海段和段(合肥)律师事务所达成为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及时就近法律援助优待服务的合作意向。8月,合作协议正式签订,上海段和段(合肥)律师事务所开始为退役军人提供为期3个月的法律援助(咨询)公益服务。
随着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功,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始组织其他县(区)参照学习经验。2023年5月,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市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及优待服务合作的通知》,此项工作在全市全面启动。
项目实施以来,合肥市共遴选出19家律师事务所、104名执业律师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全市法律援助合作单位共参与退役军人矛盾化解69起、解决法律援助案件19件、开展法律宣讲45次、受理退役军人涉法涉诉案件348件,为370人次提供日常咨询解答。
不仅如此,合肥还依托市、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强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织密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网络,通过组织选配、政府买单、志愿服务等方式充实法律援助服务专业力量,共建立1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3个法律咨询窗口、242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在促进退役军人政策落实、调处退役军人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文/吴栋栋 特约通讯员 梅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