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娃娃们的国防梦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广州神鹰特种兵训练营,激昂有力的口号声不断回响。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娃娃目光坚定、身姿挺拔,踢起正步来步伐整齐划一。
正在场上为孩子们示范动作的教官,便是广州神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退役军人杜显朋。
做自己认定的事情
“男孩子年轻时可能都有个当兵梦,我向往部队,所以选择了从军。”1996年,杜显朋成为一名特种兵,在原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服役。在部队时,他的体重只有63千克,却能单手举起60千克的杠铃。凭借刻苦训练,他在“三点固定”四层楼攀爬项目中创出7.6秒的好成绩。服役期间,杜显朋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退役后,杜显朋做过保安、开过饭店,2003年,他创办了一家饰品厂。知易行难,由于缺乏经验,他吃了不少苦头,最艰难时只能靠借钱来给员工支付工资。然而,他从未想过放弃,军旅生涯让他坚信,“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渐渐地,工厂发展有了起色。
在奋力闯荡商海之余,杜显朋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有些青少年软弱娇气,缺少应有的青春朝气、感恩之心,于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尽己所能,帮助他们点燃对生活的希望。这成为他投身国防教育的初衷。
2016年,他将饰品厂托付给亲人,转身创办广州神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广州神鹰特种兵训练营,帮助中小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体育培训、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等工作。
兴奋之余,杜显朋明显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官,如何让学生们在绿色方阵里茁壮成长,并为此付出行动。
将家国情怀深植学生心间
“思想决定行动,从事国防教育,一定要强化爱国‘仪式感’。”杜显朋说,将家国情怀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间,是从举行升旗仪式开始的。“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希望孩子们能理解升国旗的意义,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考虑到仅仅传授知识会单调枯燥,除了在校园里开设“热爱国旗”课程和开展相关知识科普活动,杜显朋还决定在多所公办学校组建国旗护卫队,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2018年教师节当天,杜显朋收到了许多学生精心准备的贺卡,一位国旗护卫队队员的留言让他感动不已:“杜老师,升旗太辛苦了,每次都得早起,可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收获很多。”
从成为教官的第一天起,杜显朋便有了独创一套课程体系的想法。“如果能让学生学会有效的搏击和防身技巧,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果断,我这套课程就有价值了。”根据部队里特种兵训练的经验,杜显朋针对不同场景设计了一系列训练课程,如狭窄空间中的自卫技巧、面对多人攻击时的防御方法、对不同武器的应对策略等。他还依照难度将课程分为不同级别,逐步引导学员完成从基本技术到实战应用的训练。
在校内,组建国旗护卫队、开设国防班;在校外,开办军事冬夏令营、组织周末素质拓展活动,开展“小小特种兵”军事培训……在国防教育这条路上,杜显朋的想法层出不穷。他打造的“校园国旗护卫队”成为花都区教育局主办“校园素质训练营”项目的第一批准入机构。
最自豪的就是收到家长的“喜报”
2017年的一天,杜显朋收到了所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紧急求助——社区里的一名初中生极度厌学,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人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家长心急如焚。
“我不忍心让孩子在最好的年纪止步不前。”虽在这方面毫无经验,但杜显朋想尽力一试。他把这名学生约到公园,讲述自己的军旅故事,耐心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为他分析问题并给予建议。第二天,学生的一句“我想读书”让所有人惊讶不已。以此为开端,杜显朋如今已经无偿开导30多名厌学青少年,帮助他们重燃对学业、生活的热情。
在公益教育的路上,杜显朋从未止步。对于在自己的训练营里进行训练的困难退役军人子女,他会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他还制定了学费返还机制:如果孩子结束训练后坚持打卡锻炼,他会将费用全部返还。
杜显朋说,自己最自豪的时刻就是收到家长“喜报”时:“杜老师,我家孩子更成熟了、更懂事了。”“杜老师,我家孩子从夏令营回来之后变化很大,学会感恩了。”“杜老师,我家孩子现在很有目标,将来想考军校。”
“只要孩子们越来越好,我觉得就值!”截至目前,杜显朋已在20所学校开展过400余场公益培训。孩子的成长、学校的肯定、家长的支持,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我对战友说:
我深知,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日复一日积累、磨砺和突破的结果。部队生活如此,创业过程如此,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在从事国防教育的道路上,我只有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们能挺起脊梁,茁壮成长,并用正确的观念来丈量和欣赏世界。
文/刁晓玲 特约通讯员 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