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现代学徒” 就业升学两不误

“这里教的都是实际工作中能直接应用的,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操之间的距离。”重新踏入课堂的退役军人黄嘉辉是广东省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专项试点班的一名学员,于他而言,这种招生即招工、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他提供了全新的就业路径。

为帮助退役军人成长成才,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从2022年起,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教育厅携手开展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专项试点工作,形成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授课,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符合当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高考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采用自主招生方式,免除文化素质考核,由试点院校自主命题,组织实施职业技能考核,择优录取。截至目前,全省已录取4299人。

在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学员们专注学习着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课程,即便在周末,教室也座无虚席;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员们一边组装维修某新款新能源汽车,一边聆听指导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课堂与生产紧密结合。经过申报、评估、审核等程序,2023年,广东省共有27所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高职院校及100个专业开展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专项试点。

“我们致力于解决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所需脱节的难题,通过全面摸排市场需求,为退役军人提供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此次专项试点工作,他们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组织实施教学、进行考核评价。职业院校承担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工作,企业则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开展岗位技能训练。

此外,招生院校根据退役军人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办学实际,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学分制管理。

为方便退役军人上课,确保教学质量,除了在院校教学,广东省还采取院校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合作的形式,在部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设教学点。院校派出优秀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地级市及以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委派教学点班主任,与学校共同加强教学管理。

“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专项试点工作尚有不少提升空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王创表示,将不断盘活优势资源,搭建退役军人学历提升与技能培训平台,提高退役军人工作水平,助力退役军人驰骋人生“第二战场”。

特约通讯员 叶婷婷 通讯员 濮 照 刁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