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仪仗 杭州风采——杭州亚运国旗仪仗队总教练张中雷
“齐步走!”“踏、踏、踏”的脚步声如鼓点般响彻静谧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也踩在杭州亚运国旗仪仗队总教练张中雷的心窝上。
6月15日上午,随着国旗、亚运会旗相继穿过一片橙黄的格桑花海,杭州亚运火种采集仪式圆满完成。当天回到家的张中雷,倒头就睡,积压在心头一个月的大石从他身上卸下,“训练20天、彩排12场,从零起步圆满完成,对后续的任务心里终于有底了,先睡3天!”接下来,他还将迎来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的“硬仗”。
军装三脱三穿
时间回溯。今年4月17日,张中雷接到邀请,经上城区委组织部批准到武警杭州支队报到,由他担任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国旗仪仗队总教练。此时距离转业已有5年,张中雷找出压在箱底的军装,第三次重整戎装。
1994年,17岁的张中雷入伍,因有武术功底,被特招进入三军仪仗队,这是他第一次穿上军装。此后,他担任1999年国庆阅兵空降兵方队教练员兼队员,负责2009年国庆阅兵某军种徒步方队筹划、训练、考核工作。2018年12月,他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2019年5月,刚退役半年、进入江干区(今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张中雷第二次穿上军装,担任国庆阅兵某装备方队总教练。4年国家仪仗队成员、60多次参与迎接外国元首和国家领导人活动、三次国庆阅兵方队教练员的履历,让张中雷成为担任此次杭州亚运国旗仪仗队总教练的不二人选,也让他如愿第三次穿上军装。
与前几次国庆阅兵不同,这次训练基础弱、时间紧、任务多,纵使经过千锤百炼的张教练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次动用的是武警战士,而且大部分是刚刚入伍的义务兵。”80多人组成的亚运国旗仪仗队训练营中,近70%的队员都是初出茅庐。要在短短3个月里锻造出一支达到国家仪仗队标准的队伍,“训练难度大大增加!”
令张中雷更加焦虑的是,5月15日,他接到紧急通知,国旗仪仗队临时增加亚运火种采集仪式任务,时间就在一个月后。“和开闭幕式不同,火种采集在山地,道路崎岖,视线受阻,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任务。”和导演组对接流程、拟制走位方案、训练、彩排……在确保动作不违反部队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既要保证播出效果,又要适合户外山地。张中雷凭借老到的教练经验,双管齐下排练了两套方案,直到6月13日,也就是采集仪式活动的前两天,方案最终敲定。
“那段训练时光其实很难忘,战士也好,我个人也好,思想上都得到了洗礼。虽然零基础,但是每个同志的思想认知、对担负任务的使命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张中雷说,火种采集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开幕升旗仪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钱塘江南岸,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体育场的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夜夜灯火通明,等待着向世界“盛放”。
在国家仪仗队流行着一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张中雷将其当作口头禅,时时在亚运国旗仪仗队训练时讲起。“每个战士心里都很清楚,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形象。”
“抬旗通过主席观礼台50正步,踢腿频率要做到整齐划一。”为了增加耐力,战士们8人一组,手举10公斤哑铃,穿着马靴,左右腿各绑3公斤沙袋,反复练习踢腿。
“国歌演奏46秒,升旗节奏要做到分秒不差。”为了确保精准,擎旗手每天负重2.5公斤哑铃,升旗超200次,练习展旗动作达500次。
“我们要在训练上、作风上做到极致,通过挑战极限,让任务万无一失。”训练中,张中雷既当教官,又做思想工作。负重踢腿半小时、负重抬臂1小时、保持军姿3小时……他将参与1998年抗洪、守卫堤坝40多天的经历分享给战士们,也将当8年空降兵的心得体会传授给他们,“你们举的不仅是一面国旗,更是14亿人民对你们的信任和重托!”
一连几个月,张中雷与队员们同吃同睡,一同感受酷暑的烈日,一同沐浴午夜的月色,每天训练超12个小时,微信步数达1.5万步。“训练全程考核,只要达不到标准就会被替换掉。”刻苦的训练洗礼着每一名国旗仪仗队战士,淬炼着这支为杭州亚运而战的队伍。时至今日,战士们平均减重超10斤,队友潘超瘦了近30斤,张中雷同样瘦了近20斤。
“他们都是我‘精雕细刻’出来的。”分秒不差、步步铿锵,张中雷展示着手机记录的开幕式升旗彩排现场,鼓点般的踏步声踩得人全身毛孔都在战栗。
时刻准备着
谈及顾虑,张中雷反复提到家庭,语气中带着愧疚。“一走就是几个月,但岳父也好、我爱人也好,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把两个孩子也照顾得很好。”
大儿子今年6月中考,张中雷依然在训练场,父子俩都处在最紧张而又重要的时刻。“确实管不了,正是任务最紧张的时候,每天一早就出门,半夜才回宿舍。”父子俩心照不宣地都没有给彼此打电话,“他也不指望我,主要我也帮不上他。”一个月后,张中雷收到了爱人发来的录取截图信息。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被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校区录取。
“孩子的性格是不会说但会做。”张中雷回忆起父子俩的往事。当时仍在部队服役的他正在探亲休假,因任务需立刻返程。看着爸爸步履匆忙地下楼,6岁还没有窗台高的小家伙不哭不闹,默默地搬个小凳子,从5楼的窗口张望。“他妈妈说看着看着自己都哭了。身为爸爸却陪不了他,现在也是这样。”令张中雷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儿子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妈妈和我说,他感觉很自豪,知道爸爸做的事别人想做可能也做不了,这是国家的需要。”
“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良渚火种采集仪式结束后,浙江省武警总队首长对国旗仪仗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体官兵观看火炬采集仪式视频学习。
当下,张中雷同46名队员正在杭州奥体中心迎战亚运,向世界人民展现着大国仪仗、杭州风采!
特约通讯员 吴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