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一个人的长征
文/李根萍
翻雪山、过草原,攀越悬崖峭壁,露宿街头……无数次与危险擦身而过,在这条“长征”路上,练红宁重复了5次,整整走了17年。
初春时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里游人如织。
一个留精干板寸头、着迷彩服、操苏北口音的中年男子,热心为游人讲解,熟练解答游人各种问题。
他叫练红宁,江苏省南京市双拥办工作人员。他还是位“网红”,网友们称他为“新长征人”或“当代徐霞客”。
军旅起步靠近党
1985年,出生于苏北的练红宁,参军来到某工兵团。这是毛主席亲手创建的我军第一个工兵团,涌现了许多战斗英雄和优秀党员。
入伍两年后,练红宁被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上军校第二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军校毕业后,练红宁被选调到某干休所工作。干休所的老干部中,有不少是老红军和老八路,还成立了一个“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老党员宣讲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年轻一代。2000年,在宣讲活动中,三次重走“长征路”的83岁老红军陈靖和练红宁成了忘年之交。
陈靖似乎也找到了知音,他常给练红宁讲党史,还决定收他为徒,带他走长征路。谁知,还未出发,陈靖老首长因病突然离世,留下永久的遗憾。
重走长征坚信党
2004年,时值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为完成陈靖老人的遗愿,练红宁做出决定——利用假期首次走“长征路”。
练红宁走“长征路”别具一格,先从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出发,最后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一路上,他寻找党的历史遗迹,拜访老红军等党史见证人,瞻仰纪念场馆,祭扫烈士陵园,边走边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告别井冈山会师地,练红宁想去三湾村,看看“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三湾改编”的发生地。在一个村子下车后,还要步行7公里山路。路上群山连绵,树木遮天蔽日,寂静得让人害怕,连可以问路的人都没有。山路崎岖难行,肩膀上的背囊越走越重,练红宁走得恍恍惚惚,满身大汗。
在江西赣州,练红宁因水土不服,嘴上长了水泡,疼痛难忍,脸都变了形,他吃了一点抗病毒药,又继续前进。
练红宁不想在路上耽误时间,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每天就像打仗一样,又是看图问路,又是迂回穿插,有时因道路不通,还要返回原地,可谓困难重重。且各地气候不一,有些地方湿度大,晚上洗的衣服早上干不了,他只好穿着湿衣服上路……
首次走“长征路”,练红宁经历40天征程,用双脚写下一个大大“C”字,其中包括红军长征路在内的党的28年革命之路,经过17个省市区90多个城镇,行程11160公里。
脱下军装心系党
2006年,军龄21年的练红宁脱下军装,含泪告别军营。
退役后,练红宁被安置到南京市双拥办,从事着与军人有关的工作,他“长征”的脚步更是停不下来。他再次利用假期,开始走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三条长征路和万里边关行、抗战故地行,去老干部老党员战斗过的地方,追寻革命精神。
走“长征路”或边关行,最大的困难是交通不便,路途有大山、有乡村,还有荒无人烟的草原,练红宁坐过拖拉机、马车、自行车,也撞过车、掉过沟。由于赶时间,加上西部地区车辆少,距离又远,他不得不没日没夜地赶路,不管河水阻隔、山路凶险或黑夜茫茫,他依然执著向前。
一次,练红宁来到高原。没想到西部天气变化无常,他到达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所在地松潘县川主寺镇时,已是凌晨4点半,虽是夏天,但高寒缺氧,仅着单衣的他冻得瑟瑟发抖。他下车循着灯光走去,眼前有个宾馆,保安正在睡觉,身上穿着两件羊毛大衣和一件羽绒服,旁边还有电烤炉。练红宁大气不敢出,悄悄坐在宾馆的沙发上,浑身冰凉,静静地等待黎明的到来。
两个小时后,天终于亮了,保安也醒了。保安是个退伍兵,听说练红宁是走“长征路”的,立马将大衣脱下给他穿上,让他一起烤火。临离开时,保安还要脱下羽绒服送给练红宁穿,练红宁摆摆手又上路了。
练红宁的第五次“长征”——万里边关行,历时106天,行程3.3万余公里。正是凭着老兵和党员的顽强意志,他才完成一次次“长征”。
要将长征路继续走下去
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练红宁还真体会过了。一天上午,为收集党史资料,他在云南水富拍过金沙江大桥和革命遗址后,开向绥江的车要到下午三时才有票,为了抢时间,练红宁坐着摩的沿着金沙江边赶往绥江,等到进入绥江县境,可能是因为前面的路不好走,摩的司机说什么也不愿意前行,把练红宁丢在两县交界处。
怎么办?练红宁思来想去,只好跟司机买下那辆摩的,将大背包捆在车后座上,骑向30公里外的绥江县城。哪知路上险象环生,一边是金沙江,一边是山峦,时而下俯,时而上冲,遇到石头就会把不住方向,更没有想到的是路越骑越难,车子不时熄火,每次车辆交会时,他都会吓出一身汗来。
30公里路程,他骑了3个小时。到了县城后,本以为道路会平坦些,可山中城池高低起伏,车像蚂蚁一样爬着,还不时地熄火,得知后面不仅有断路,而且路更崎岖,练红宁不得不转卖掉摩的。
一路走来,练红宁出版了《不懈长征》等3本书;他也常常受邀为部队官兵和地方学生、单位、社区等义务作报告,讲述红色党史;他计划建个小型党史教育馆,让更多人信党、爱党、跟党走。
2016年10月16日,练红宁将自己走“长征路”拍摄的1500多张图片制作成100多张展板,在南京国防园火箭广场展出,得到广泛关注,后又复制多份在多地展出,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重温党史。
练红宁说,当过一天兵,永远是个战士,进了党的门,永远是党的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他还要将“长征路”继续走下去,尽管后面的路还会很长,但他会坚持不懈,传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