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英烈后代纷纷受邀赴各地宣讲英烈故事

“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这样一段碑文,纪念20世纪50年代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英烈们。

自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后,崇尚英雄的热度持续升温,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迎来无数自发献花的群众。这部讲述20世纪50年代隐蔽战线英雄的剧集,以真实细节的刻画打动人心,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历史人物从档案走进生活,引发两岸观众共鸣。当外卖小哥放下奶茶、小姑娘红着眼圈离开时,冰冷的石像正被普通人的温度一点点唤醒,先辈们在隐蔽战线英勇斗争、向死而生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观众。隐蔽战线英烈后代纷纷受邀以不同的形式讲述先辈们的故事,让我们靠近那段厚重而深刻的历史。那些曾经只在尘封的档案与无声的沉默中被铭记的名字,由他们的后人轻声念出,倾听者的思绪跟随他们的讲述仿佛又回到了惊心动魄、暗流涌动的岁月。

朱枫烈士孙女朱容瑢分别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离退休干部局、北京朝阳区委党校、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技师学院等,以“沉默的荣耀,永恒的信仰”为主题,通过讲述朱枫烈士从一位富家大小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历程以及在隐蔽战线上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家与国之间,在一家四口的温暖与四万万同胞的命运之间,奶奶毅然选择了后者。她别夫离子,孤身走向危机四伏的暗夜深海,以柔弱之躯,行壮烈之事,向死而生、向危而行。这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坚定的信仰熔铸成的坚毅;不是不念亲情,而是将小家之爱,融进了对同胞亲人的最真实的爱。”朱容瑢说。

陈宝仓烈士外孙女李敏在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等地以“江山浮日月,碧血照丹青”为主题,从陈宝仓烈士的家庭背景、家庭思想等维度,动情讲述陈宝仓毅然投身抗日救国直至英勇就义的壮烈事迹,凸显了革命者于血肉之躯中铸就的钢铁意志。“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是馈赠给我们的是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希望祖国统一、渴望人民生活安定的崇高夙愿。所以,作为烈士的后代,我还要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传承下去的也不仅是故事,更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祖国完全统一必定实现!”李敏铿锵的话语点燃全场。

吴石、陈宝仓、朱枫、聂曦四位烈士后代代表还先后赴福州吴石烈士故居、宁波朱枫烈士故居、八宝山革命公墓、福田公墓以及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祭拜先辈。烈士后代代表告诉先辈们,作为烈士后代,一定要将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递给更多人,让年轻一代永志不忘他们的牺牲。这份精神的传承,正是后辈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荧屏光影之外,历史深处还有更多为了祖国统一甘做“无名者”的英雄,无声长眠于历史长河。其中就包括烈士刘光典。善于经商的刘光典,生活原本十分优渥,“座上有佳宾,家中有贤妻,膝下有儿女,手中有黄金”。入党后,他将赚到的美元和黄金交给党组织,支持革命斗争。他多次往返台湾、香港执行秘密任务,身份暴露后藏入台湾深山老林,在极其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3年多,直至被捕入狱、壮烈牺牲。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分别在井冈山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国建设银行数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警察学院等讲述了父辈投身革命、默默坚守的感人事迹,以生命书写了对祖国的绝对忠诚。刘玉平说,在隐蔽战线的斗争中,我的父亲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父亲一半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另一半仍留在台湾。刻着“待统一日,迎父归乡”——这是隐蔽战线英雄用生命刻下的统一密码。这个未竟的愿望,成了全家人的共同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