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迷彩——退役军人朱庆峰先进事迹

  云峰村位于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西南,那是一个环山抱水、风景秀美的村庄,在那一带,提起"鸡哥"朱庆峰,几乎无人不识、无人不知。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历程,更多的是他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担当。

  胸怀梦想退役士官初创业

  朱庆峰于1998年12月应征入伍,2000年7月入党。2003年12月复员时因为是农村户口,没有安置工作。朱庆峰觉得,自己在部队锻炼了五年,体魄健壮,视野开阔,意志坚强,这些无形的财富肯定能给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所以他决定自谋职业。在先后经营过摩托车修理店、出门打过工之后,他在北京房山区租了一间40㎡的门面,专门经营家乡天柱山的特产。

  可是每天看着城市里繁华的景象,他还是心系家乡。身为退役军人的他,一直保留着多年来的习惯,常常穿着一身迷彩服,他总想着,自己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才能无愧此生,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迷彩。2011年,在了解到土鸡和土鸡蛋在城市里很有市场后,朱庆峰毅然回乡发展土鸡养殖。然而创业多艰,修路和盖鸡舍花光了多年积蓄,遭遇资金瓶颈。军人出身的他,在困难面前没有想到退缩,而是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谈起这段饱含艰辛的创业之路,朱庆峰的妻子感受颇深,她说自从回乡创业到如今,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咬牙坚持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支持丈夫把在集镇街头的住房卖掉,夫妻俩住到了养鸡场里全心侍弄5000只"鸡宝贝"。

  "不给鸡吃那些常见的药物,而是采用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等中草药进行防疫。我们都是自己在网上学习养鸡技术,遇到的难题都顺利化解了。"为了培养出健康、优质的正宗土鸡,他们事事亲力亲为,除了努力学习探索土鸡养殖技术以外,他们每晚都会睡在鸡舍旁,半夜起来巡逻好几次,观察鸡群的动态。在妻子的支持下,养鸡场渐渐走上正轨,看着鸡苗一天天长大,新的问题又摆到了朱庆峰的面前:怎样把这些土鸡卖出去,如何打进大城市的市场呢?

  经过深入思考后,他果断决定"赔本赚吆喝",以50元/只的价格把自己养的优质土鸡销售给附近百姓,只为赢得口碑和打开销路。因为散养土鸡生长周期达8个月,并且舍弃了价格低的工业饲料,全部采购新鲜玉米、稻谷进行喂养,所以采取这样低廉的价格出售,利润非常微薄,风险不言自明。或许是他们的诚意感动了周围百姓,又或许是用心散养的优质土鸡征服了大家的味蕾,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的周边百姓前来购买,并对口感赞不绝口。渐渐地,在周边形成了一种风气,但凡有谁家的孩子要从外地回乡探亲,抑或家中招待亲戚朋友,邻居街坊们都会找他提前预定土鸡和鸡蛋。

  事业有成回报桑梓证初心

  经过几年的发展,朱庆峰的鸡场颇具规模,市场不断扩大,口碑越来越好。2014年,朱庆峰组织整合周边具有规模的散养鸡农户,成立了"潜山县峰琢生态养殖合作社",统一注册"云峰土鸡"商标,统一制作精美包装,制定统一管理标准,完全按照规定生产包装,既打造了品牌,又保证了质量。集中销售,抱团发展,既增加了客单满足率,也保证了鸡蛋新鲜度。目前,合作社的养殖范围已经扩大到山羊、肉牛等更多种类。

  他的成就获得了更多关注,他的养鸡场被劳动就业部门选定为"创业示范基地",潜山市人民武装部也把他的养鸡场定为"民兵率兵参建示范基地",影响力日益显现,也算是事业有成。这时,朱庆峰心头萦绕的,却是自己当初创业的初衷。一个人富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把事业做大,好带领更多乡亲共同致富。此时的他,需要一个突破口。

  2015年下半年,参加完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班之后,朱庆峰知道,机会来啦!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仿佛在他眼前铺开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看到了农产品进城的希望。2016年2月,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他在老家牌楼街道租下一间门店,开始把土鸡养殖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土鸡飞到网上去,飞进城市里。安装在养鸡场和电商服务站的高清视频监控设备,让消费者可以清晰地观看土鸡全天候林业放养和选取处理、称重包装等过程,从而能够放心购买。同时,他利用自己注册成立的"云峰人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平台,为周边农户代销农产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农村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多,质量好,市场有需求,但产量不大,而且分散在一家一户,有的季节性又强,没有人牵线搭桥,很难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云峰人家"通过收集整合家家户户拥有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户将手中能变现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群众有什么他就卖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动员村民干什么,从而打通了农村特色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本地野茶、自榨菜籽油、茅草菇、水萩粑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绿色农特产品纷纷流向网上、销往全国。

  短短两年时间,在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的同时,朱庆峰自己也收获了效益和荣誉,电子商务代购代销业务量迅猛增加,由16年的2276笔,增长到17年的22651笔;销售额由2016年的58.2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504.26万元,都实现近10倍增长,农特产品销路已遍及全国27个省市。2018年6月,全省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现场会在潜山召开,"云峰人家"电商服务站作为现场参观点接受与会代表观摩。李国英省长对"云峰人家"电商服务站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他亲切地鼓励朱庆峰说:"小伙子加油干!等你的销售额达到1000万时,写信告诉我。"

  心系扶贫牢记使命显担当

  从2003年退役到现在,已近十五年了,朱庆峰身上的军人特质却历久弥新,时时闪现。他的果敢坚决、他的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不感染着身边的人们。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都有他参与的足迹、活跃的身影。

  朱庆峰所在的云峰村地处丘陵山区,背靠大别山余脉,全村800多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0来户;临近的和平村区位偏僻,资源贫瘠,是全镇唯一的贫困村。多年以来,他对两个村上门求教养殖技术的村民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并且第一时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在谋求自身发展同时,注重引导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通过"电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免费搭建鸡舍、提供鸡苗、给予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回收、代销成品鸡和土鸡蛋,累计帮扶带动40余户贫困家庭发展土鸡养殖;二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相关政策对接12户贫困户,三年累计帮助他们增收9000元;三是吸纳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除了优先向周边贫困户提供零工机会以外,还吸纳了2名贫困户在公司旗下养鸡场长期务工,安排2名贫困户子女在公司上班。

  云峰村村民王金结,上有七十多岁老父亲,下有两个孩子尚在读书,自己疾病缠身,先后动过七次手术,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非常困难。朱庆峰了解情况后,和他深入交流,帮他树立信心,确定了通过养鸡脱贫致富的路子。说干就干,朱庆峰帮其就近选定一处山场,拿出近30000元平整近1500㎡场地,并搭建了200㎡鸡舍大棚,鸡苗也是免费赠送,两年多来,累计增收30000余元,现在鸡舍里还有500只鸡即将上线销售,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新的奔头。和平村的李金炉、何杏云夫妇对朱庆峰更是感激不已。三年前,由于李金炉在外打工时受伤致残,常年依靠轮椅行动,需要专人照顾,家庭经济陷入贫困,朱庆峰不但为其免费提供鸡苗发展产业,而且考虑其行动不便,常年帮其收购玉米稻谷等料子送上门,家里日常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也会打电话给朱庆峰,他总是二话不说尽快赶到,成了这个家庭的"及时雨""贴心人"。像王金结、李金炉这样得到帮助的家庭还有很多,朱庆峰通过产业支持和电商扶贫,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被评为"潜山县电商扶贫优秀企业"。2017年,公司品牌"云峰土鸡"参加全国红十字系统首届众筹扶贫大赛,获红品项目二等奖,朱庆峰被授予"优秀脱贫带头人"荣誉称号。

  2016年6月30日,潜山县遭受连续暴雨袭击,灾情严重。朱庆峰简单查看了鸡场受灾情况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生产自救,而是赶到镇上参加抗洪救灾应急分队,火速驰援灾情更为严重的王河、黄泥等镇,在堵塞管涌、清理淤泥、加固圩堤过程中,始终冲锋在前,不怕苦累,充分彰显了军人本色。他还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微信群里联系和组织志愿者,给安置点灾民送食物和饮用水,并主动联系潜山和沐公司董事长黄先生,提议发布《抗洪募捐倡议书》,募集到大量爱心物资,送给最需要支援的受灾群众。

  多年来,朱庆峰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以一身标志性的迷彩色,肩负起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常说,若有战,召必回!现在没有战事,就要做到"唯进步,不止步",下一步计划利用养鸡场周边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大型生态农庄,带领更多群众经营垂钓捕捞、农事体验、休闲养生,并邀请和自己一样的退役军人共同创业,共同创造和守护乡村人民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