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唐古拉山兵站,天上升起架“永飞”无人机

手握操纵杆

侯永飞时而注视屏幕

时而远眺前方

没一会儿功夫

就完成了十多亩地施药的“作战任务”


从唐古拉山兵站退役后

侯永飞就这样

驾驶着属于他的“战斗机”

砺剑蓝天!

01 从高原卫士到砺剑蓝天的战士


1982年出生的侯永飞

曾在被当地人称为

“世界海拔最高兵站”

唐古拉山兵站服役五年

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训练

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他曾三次参加总后勤部大阅兵

连续三年被评为“八一优秀标兵”

退役10年后

曾经的高原卫士侯永飞

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蓝天

与无人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先后在农业、林业、交通、电力等

诸多领域解锁了无人机的新技能

“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服务设施

无人机在未来有很大潜力。”

2019年,在国家号召

退役军人创业的大背景下

侯永飞利用自己

对无人机数年来的从业经验

带领6名退役军人创立了

“山西砺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02 如今,不用脚也能除草啦!


在农业领域

无人机植保虽然轻松高效

但对于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却并不容易接受

就在最初的推广工作接连受挫时

2017年年初

一位村民主动找到侯永飞

希望用无人机进行除草和喷洒农药作业

“5架无人机仅用了4个小时

就完成了40多亩地的

除草和喷药任务

如果换做人工

即便是两个人至少也得干上半个月。”

这次尝试

让周边的农民见识到无人机的“威力”

渐渐地开始接受无人机作业

农民感叹说:

二十年前,人牵牛拉犁耙有“六只脚”

十几年前,四轮农机翻地要“四只脚”

如今,无人机上天“不用脚”

2019年,在大同市万亩黄花菜基地

侯永飞用10余架大型植保无人机

完成施药作业任务7万余亩

高效完成了病虫害统防统治

挽回农民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在晋中市北田镇与张庆乡

实施玉米贪夜蛾病虫害防治15万余亩

受益群众达7万人


03 解锁更多的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组织森林防火演习

研发高空坠物巡检

参与各类志愿服务……

侯永飞带着小小的无人机

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

侯永飞还牵头深入企业基层调研

积极建言献策

配合国安、民航、公安等部门

起草并完善山西省

无人机治安管理条例

让无人机行业在法规的“圈子里”

可以自由飞翔

作为山西省无人机协会的领头人

侯永飞表示自己将充分利用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团结带动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无人机领域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践行一名退役老兵

爱党爱国的初心和使命!

出品单位: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

协拍单位: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山西广播电视报》融媒体影视中心

视频统筹:张启蒙

视频包装:谢嘉、陈秋月(实习)

海报制作:张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