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类施策再造流程 办好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重要决策部署,聚焦退役军人需求,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合部门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共享数据信息、联动系统集成,凝心聚力优服务、强赋能、提质效,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联办事项量化闭环、智慧便捷。
建立机制,理顺业务找准对象。为破解跨部门协作壁垒,整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重庆警备区动员局5部门骨干力量,建立“日对接、月会商”部门协作机制,通过线上工作群及时响应需求,线下召开专题会协调复杂疑难事项,形成“专岗专人、即时响应、反馈闭环”的联动服务模式。将国办事项作为基础服务清单,瞄准线上事项一次办成,将人员较多、分布较广的自主就业退役军士和义务兵作为联办服务对象,满足事项辐射范围最广、覆盖人数最多的群体需求。开展事项比对、政策梳理,对国办11类事项逐项拆解,由市级17个政务服务业务单事项分别承接对应,整理事项相关法律法规等设定依据20余条,列入公开发布通知文件逐项展示,确保事项清单无遗漏、法规政策无盲点、责任落实无偏差。
优化过程,节省时间减少跑动。制定申请人办事指南、办理人服务规范、联办登记表、业务流程图,分别梳理线下办理步骤和网上联办步骤,划分业务层级、理清联办逻辑、明晰操作步骤,从节约办理时间、减少跑腿次数、优化环节数量、精简提交材料等方面,实现高效协同。组织区县相关部门做好培训学习,落实年度集中退役时段提前宣传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要求,提示退役军人办理时限、引导办理顺序、规范提交材料,助力政务服务“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要求落地有力度、落细有温度。按照信息采集管理及保密要求,有序组织退役军人办理预备役登记事项后,再到各区县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综合办事窗口完成其余10类事项网上联办,退役军人全程最多跑动2次。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区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与“退役军人服务大厅”联合办公点,推广兵役服务和退役军人事务融合建设,实现预备役登记与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其他业务事项“一起办”,退役军人全程只跑1次。
平台共享,融合信息协同审批。依托重庆市政务服务统一申办受理“渝快办”平台,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板块开通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线上办理渠道。设定业务申报主项问题9个、子项问题7个、效真核验提示3个、划定业务流转层级4个,确保退役军人申报业务事项的每个步骤相关说明和提示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打通4个系统数据通道,协同共享“渝快办”平台与市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市医疗保障平台、市智慧人社系统数据信息。建设完成联办登记表在线填写、免纸质提交,户口登记介绍信和身份证由部门审批出具后网上自动流转、免予提交,本市户口簿由部门内部核验、免予提交,社保卡制卡完成后电子数据自动生成同步推送、实体社保卡免费寄送等智慧服务功能。新的系统在原军人退役“一件事”基础上新增5个业务事项,新增的5份材料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部压减,实现部门并联审批、协同联办。
措施有效,服务保障促进升级。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措施,先期在5个区县启动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工作试点。组建试点单位专项工作群,通过全流程推演明确试点任务和要求,在系统测试阶段收集基层操作反馈问题16个,先后解决表单推送、缴费审验滞后等重点问题,有效提升优化系统响应速度,为全市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在全市推广阶段,依托工作群实现在线答疑解惑、业务实时指导,在基层服务窗口提供代录服务,形成“线上智能办+线下温情办”服务模式。同步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流程配置使用手册,“渝快办”App、PC端、服务大厅综合办事窗口操作手册,通过试点区县分享经验“以点带面”推广典型做法,切实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向精准化、智能化、温情化转型升级。
目前,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优化服务、信息共享、集成重塑,拓宽网上智能导办、电子签名复用、电子证照核验流转、部门并联审批等功能,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有关事项办理“四减”服务质效整体提高75%。其中办理环节数量由9个减少至3个,提速67%;办理材料由39份减少至14份(含4份免提交材料),实际提交材料数精简74%;办理时间由39个工作日减少至9个工作日,提速77%;退役军人跑腿次数由5次减少至2次,部分区县减少至1次,提速80%。2025年以来,“渝快办”平台办理退役军人申请2419件,网上办理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