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兵+X”特色模式闯新路

以“六大工程”为载体 拓宽退役军人作用发挥路径

 贵州仁怀:“兵+X”特色模式闯新路

  2021年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将贵州省仁怀市作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之一。仁怀市聚焦退役军人作用全员发挥,以实施“兵支书”“兵校长”“兵工匠”“兵经理”“兵代表”“兵队长”六大工程为载体,探索退役军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打造成体系、可操作、能推广的“兵+X”特色模式。7月20日,记者走进贵州仁怀,零距离感悟仁怀退役军人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见证仁怀先行试点工作成效。

“兵+X”中的“X”

  在仁怀,有这样一群“兵榜样”。他们有的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兵支书”,有的是国防教育课堂上的“兵校长”,有的是助企创新发展的“兵工匠”……他们是“兵+X”中的主角。

  ——“兵支书”练就乡村振兴“新战法”

  “听说水塘村人均收入在两年内从6000元上升到近3万元?”记者来到水塘村,与“兵支书”陈绩畅谈,探究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支部‘后进’堡垒、群众‘思想’堡垒、村里‘产业’堡垒”是制约水塘村建设发展的“绊脚石”。

  “连攻三大‘堡垒’,你是怎么做到的?”2020年,陈绩到水塘村任第一书记,在逐户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时发现,村里存在“两委”凝聚力不够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矛盾纠纷较多等问题。对此,他深思后,与班子成员研究了一套破解难题的“新战法”,从该村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优选后备干部,以换届选举为契机,配齐配强班子,将农家院坝、庭院等改建成以“法治小院”“议事小院”“乡贤小院”为主题的文化小院,将文明乡风向村民组拓展延伸,接连攻克了支部“后进”堡垒和群众“思想”堡垒。

  “同样是一亩地,种不同的东西,收成大不一样。”他给乡亲们算了一笔经济账。种经济价值高的蜂糖李,建设有机高粱基地……攻克“产业”堡垒是陈绩布下的制胜一招。在陈绩的带领下,水塘村蹚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让土地变得“金贵”起来,草莓基地、马桑菌基地等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活水之源”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平台。“村民以每斤30元的价格采摘,拿到市面上卖到每斤80元。从选产业到建大棚,都是陈书记跑前跑后,他是我们致富的引路人。”提到“兵支书”陈绩,马桑菌基地负责人黄振兴满是敬佩。

  ——“兵校长”带火“红味课堂”

  红军小学是仁怀市实施“兵校长”工程的示范点之一,也是“兵校长”工程实效的具体展现。

  “我们的‘兵校长’可厉害了,在部队立过一等功!”红军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孟丽颖告诉记者。在红军小学,提起“兵校长”王伯彬,学生们很是崇拜。

  沿着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2022年3月,王伯彬被聘为红军小学“兵校长”后,定期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先后带领少先队员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活动,以《祖国在我心中》为题,为同学们讲述方志敏等革命先辈的故事。一堂堂生动的红色宣讲,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种子。

  “‘兵校长’的红色课堂让同学们很受震撼,‘兵校长’在哪里,同学们的目光就会聚焦哪里。”红军小学副校长杨强感慨,“‘兵校长’在国防教育课堂上带来的爱国情感的同频共振是我们教师无法替代的,这样的课堂很受同学们欢迎。”

  ——“兵工匠”活跃酒都的“红色酒曲”

  “兵心”铸“匠心”,制酒当先锋。从一位茅台酒厂普通制酒工人到首席酿造师,被茅台集团授予首位“终身名誉酿造大师”称号的严刚,是位地地道道的“兵工匠”。记者在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十六车间“八一班”见到了“酿造大师”严刚,他讲述了自己从戎装变工装,“硬核”担当酿美酒背后的故事。

  1985年,严刚退役后进入茅台酒厂。他立志用心酿制每一杯茅台酒,将军人的“虎劲”用在了锤炼酿酒技艺上,在担任制酒生产班组班长、酒师的20余年间,其所在班组的基酒产量、质量一直位于公司前列,引领茅台集团基酒产量、质量向更优质方向发展。

  匠心育人,示范带动。说起茅台集团的“兵工匠”,严刚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一手创建的“八一班”。2017年,在严刚提议推动下,茅台制酒十六车间组建了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八一”酿酒班,专门围绕茅台酒制酒生产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带徒授艺等活动,一批接一批的“兵工匠”在这里成长成才,先后培育出“茅台工匠”杜贵红和酒师冯波、潘治坤、肖海等专家型、技术型优秀人才,他们已成为茅台集团的标杆和模范。

  仁怀“兵+X”中,不论是“兵支书”“兵校长”“兵工匠”,还是“X”,都发挥着“领头雁”和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先行试点工作的“尖兵”。

“选育用管”实招出奇制胜

  在仁怀,有224名像陈绩一样的“兵支书”,66名像王伯彬一样的“兵校长”,1524名像严刚一样的“兵工匠”,还有“兵+X”中的“兵队长”“兵代表”等多个“X”。

  如何抓好“兵+X”工程建设,打造过硬的“兵+X”队伍?其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针对不同队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聚合力重培养,探索建立形成了选、育、用、管的‘兵+X’选优配强良方。”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新机制催生新活力。在“兵支书”队伍打造上,他们以支部换届为契机,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党委考察、市镇联审等程序,探索建立形成从“兵人才”中优选“兵委员”的新路径新机制。在优选“兵委员”的基础上,做好“兵支书”的选拔任用,注重将政治思想坚定、个人素质过硬、综合能力较强、带动作用突出、群众评价优秀的退役军人选拔任用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村(社区)“两委”委员等“兵支书”岗位上。在培育上,按照“学校+基地”的模式,制定“兵支书”培育计划,依托中等职业学校、爽净职业培训学校等14个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兵支书”到湄潭、赤水、平坝等地实地见学,通过集中轮训,实现培育全覆盖,助力“兵支书”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在政策保障上,统筹农业、财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结合“百企兴百村”工程,给予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优先保障,为“兵支书”所在村(社区)创办企业、发展项目等搭建平台,将“兵支书”锻造成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支“尖兵队伍”。

  步入红军小学“兵校长”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王伯彬聘任“兵校长”的档案资料,“专班化运作、部门联合选拔,选、育、用、管机制贯穿全程。”他们严格制定政治标准、品德标准和能力标准,选聘优秀退役军人党员担任“兵校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制定“兵校长”教学计划,组织开展任职培训,增强“兵校长”岗位履职能力,促进“兵校长”岗位作用发挥。市教育体育局加强对“兵校长”的日常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励、评优选先的依据,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体能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的退役军人选聘到“兵校长”的岗位上,让其在教育领域发挥优势作用,成为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

  走进坐落于仁怀市茅台镇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茅台集团,酒香融合着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酒香味出于“兵工匠”之手。

  严刚介绍,“八一班”所在的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十六车间,是仁怀开展“兵工匠”试点之一。2021年10月实施“兵工匠”工程以来,仁怀市以酱香白酒产业为依托,利用酱香白酒产业及其关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优势,选育吸纳有一定技能的退役军人在驻市国有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就业,不断壮大“兵工匠”群体基础。

  搭建孵化平台,不断提升“兵工匠”创造力。他们依托酱香白酒产业发展优势,创新开展“酒都工匠”培育行动,聘请酿酒工程师、白酒行业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在白酒企业建立“兵工匠”工作室,以白酒酿造、白酒制曲、白酒勾调、白酒品评等为培养重点,进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在退役军人中大力培养白酒产业专业技能人才,通过师带徒、集训班等培养模式,培育一批酒师、酿造师、制曲师、勾调师等“兵工匠”,为白酒企业精准输送大批退役军人技能人才。

  谈起抓好“兵+X”工程建设的做法,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穆迪说:“选任是关键,培育是抓手,管理是路径,任用是引领,只要严格按照选、育、用、管机制,把优秀退役军人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带动效应。”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辛勤耕耘,花繁果硕。一年多来,仁怀市打造“兵+X”融合试点16个,培育“兵+X”目标人才3057人,闪光的数字呈现了仁怀先行试点工作创新发展的成果。

  在“酒都”仁怀,1524名“兵工匠”遍布在千余家白酒企业中,传经验、带作风,师带徒、老带新,如一粒粒“红色酒曲”,为推动仁怀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

  “兵支书”活跃在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仁怀市探索创新推动“兵支书”工程,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打造包括水塘村在内的“兵支书”试点3个,224名“兵支书”覆盖全市181个村(社区),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任务落实,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新战法”,拿出“新战绩”,建功“新战场”,做到“培养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致富一方”。

  搭建新舞台,释放双效应。仁怀实现66所中小学“兵校长”全覆盖,累计开展“兵校长宣讲进校园”“新学期兵校长第一课”等活动260余场。“我也有一个军人梦,长大后要像‘兵校长’一样参军入伍。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兵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同学们。

  风过仁怀带酒香。似酱酒的甘甜得益于时间的醇化,仁怀市“兵经理”试点培育经过一年多的“封窖”,一启封就是惊艳爆款。仁怀市融合打造国台酒业、宋代官窖、茅合集团等7家试点,“兵经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选育“兵经理”682名,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已达380家,创业带动就业7400余人,涌现出像闫希军、曹本强、徐大彬等鏖战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兵经理”。

  守一方历史,护一抹红色。红色文化“宣讲队”、生态文明建设“巡逻队”、急难险重任务“突击队”……从“橄榄绿”到“志愿红”,“兵队长”工程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力量“统起来”,形成合力、焕发活力,让志愿服务沉下去、活起来。

  问计“兵代表”,畅民意话发展。359名“兵代表”成了群众的“代言人”。他们紧盯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倾听百姓心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他们的职责使命。“兵代表”常态化开展集中走访调研活动,汇民声、聚民意、传民情,多渠道收集退役军人群体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工作意见建议260余条,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案和意见建议30条。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仁怀市紧紧围绕“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建设目标,敢为人先探索创新换来的成果。

  2021年,仁怀市启动先行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出批示,省分管负责同志实地调研督导,将先行试点建设纳入“一县一试点”范围,与双拥模范城(县)创建一体推进,成立省市县三级先行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建设“总案”和六大工程实施“分案”,点对点组建6个专班,搭建对接协调“绿色通道”,完善任务图、时间表,日提示、周清单、月述评制度和54家军地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一图一表四制度”的工作运行机制,全方位推动先行试点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一年多来,仁怀市在“无脚本、无预案”中不断探索创新,加速推进六大工程建设,示范成效日益彰显,“兵+X”正向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激励着退役军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见习记者 朱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