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关于优待证,你还需要了解这些(四)
12月14日上午,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为方便战友深入了解优待证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安排,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报道组专访了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司长曹俊。
记者: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如何管理优待证?下一步,如何丰富完善优待证功能?
曹俊:关于优待证管理概括三句话:
一是依规管理,按照《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的申领、制作、发放、审核等环节和程序进行管理。
二是分级管理,按照国家、省、市、县不同级别实现优待证管理。退役军人事务部负责指导全国工作。省级退役军人事务厅(局)负责对国家政策的落实、制定本省优待服务内容等。优待证的管理主体在县、区一级。
三是动态管理。目前各地出台了一些本地的拥军卡、老兵码等,未来我们将指导地方逐渐整合到优待证上去;另外,优待证涵盖的优待内容也将动态调整,我们希望能不断拓展。我们与相关部门也达成了一致,未来定期生活补助金、抚恤金、慰问金等资金发放也将整合到优待证功能上去。
目前,退役军人信息中心也在研发电子优待证,期望能实现不携带实体优待证也能享受优待。下一步,希望通过优待证的发放和使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推动加快研制电子优待证。
记者:优待证之外,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上还将有哪些举措?
曹俊: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是落实,把已有的优待政策、优待项目、优待内容落实好。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国家、地方出台的优待政策,有些还没有完全落地。
其次是拓展。一个是精神激励方面,一个是物质优待方面,两方面不可或缺。要纠正一种观念,一提到优待就是要给钱给物。我们国家有很多精神优待,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将退役军人的事迹和功劳载入地方志,让有功绩的人名垂青史,在我们国家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激励。再比如,进一步做好光荣牌的悬挂工作,也是精神激励层面。
物质优待方面,我们也在与相关社会企业洽谈,不断丰富持证人的专属优待服务。希望在日常生活领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提供优待优惠服务,比如退役军人寄快递能比普通人花费少、烈属费用能便宜更多点。我们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退役军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我们在政策设计之初也把握这个原则,在优待上不搞“一刀切”,要根据服役时间长短、功劳大小来确定享受的优待。优待证既是一张银行卡,也是一张个人信息卡,记录了个人的服役功绩,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调整完善优待证功能,实现待遇与功绩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