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开门办所”出实招 托起军休干部幸福晚年
“刚做完中医推拿,腰上的酸胀感就消了大半,这服务真是到我们心坎里了!”7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首个军休干部健康服务驿站启用现场,军休干部程钧谟一边体验理疗服务,一边跟身边人念叨。这处由市军休服务中心联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打造的驿站,只是青岛军休服务“开门办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主动牵起医院、派出所、养老机构等社会资源的手,从健康守护到安全兜底,从知识科普到反诈防护,用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托起军休干部“有保障、有品质、有安全、有温暖”的幸福晚年。
建驿站优康养 织密银龄健康守护网
今年7月,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与山东省慢性病医院联手打造的首个军休干部健康服务驿站正式启用。这不是简单的“便民点”,而是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落实“开门办所、优化布局”的具体实践,也是对现有13个荣军康养驿站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将显著拓宽军休干部就近就医渠道,为军休干部健康保驾护航。
启用当天,20名军休干部代表受邀现场体验特色健康服务。腰椎劳损的军休干部,当场做了中医推拿和理疗仪治疗;血糖偏高的军休干部,拿到了量身定制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更贴心的是,军休干部凭退休证在驿站做口腔护理、理疗,还能享受八折优惠。
这个驿站有套“全流程闭环服务”:从体检开始,为每位军休干部建立专属电子健康档案,整合体检报告、既往病史等数据,再通过评估制定干预方案,最后跟踪调整。如果健康指标有异常,专家会“一对一”支招,从饮食、运动到用药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在此之前,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已在各军休服务站点设立了13处“荣军康养驿站”,配备了远程问诊设备,制定了公益服务清单,还试行了“互联网问诊+送药”模式。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维护”,青岛军休健康服务正变得更精准、更智能。
链接多方资源 送上安全守护“定心丸”
今年6月,同和路服务站联合市北区浮山新区派出所,为4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军休干部送去了特殊的“回家钥匙”。这钥匙看着普通,其实里面藏着北斗卫星定位芯片:军休干部不慎走失,家属和警方点开后台就能锁定精确位置,钥匙上还记着社区民警、紧急联系人信息,路人扫描二维码,就能帮走失者快速联系上家人或民警。“有了这把钥匙,晚上睡觉都踏实了。” 一位家属说,以前总怕老人忘事走丢,现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2024年11月,同和路服务站为军休干部开设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反电诈安全教育课程,邀请青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砺剑·心灯”普法工作室的王金明警官主讲。王金明通过照片、视频还原了近期典型案例:网购被“客服”骗转账、投“虚假理财”血本无归、被冒充公检法人员吓得转“安全账户”、想赚“刷单佣金”反被骗……每一个案例都触目惊心,现场不时响起惋惜声。
“以前觉得诈骗离自己远,现在摸清了骗子套路,以后上网、接电话都有底了。”参加活动的军休干部说,这堂反诈课听得值。
普及健康知识 筑牢军休干部健康根基
6月4日,佳木斯路退役军人服务站请来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保健科与老年病科主任谭东。谭东一边帮干部解读体检报告,一边讲肠道菌群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指标高一点要不要紧?”“平时饮食该注意啥?”谭东和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把冷冰冰的数字变成了易懂的健康建议。讲肠道菌群时,专家用案例和数据告诉大家:肠道里的菌群不仅影响消化,还和免疫力、心脑血管健康甚至情绪有关。
“体检帮我们发现了问题,讲座又教我们怎么应对,尤其是肠道健康这块‘盲区’,专家讲得透、听得懂。”军休干部吕老说,这样的活动“真及时、真实用”。
“以前总觉得跌倒是小事,听了讲座才知道危害这么大,今天学会了好多保护自己的方法。”94岁的陈老说。6月11日,台柳路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泰康之家琴园养老社区开展“关爱银龄安全 共筑防跌防线”公益讲座。活动现场,讲师讲授了日常生活中预防跌倒的实用技巧,包括居家环境的安全改造、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正确选择和使用辅助工具等,还赠送了防滑拐杖。
打开大门办服务,从联合医院建健康驿站,到携手派出所送智能钥匙,再到联动养老机构解读体检报告、送上健康知识,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积极链接丰富的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变成军休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礼包”,精准对接健康、安全、知识等需求,让军休干部的晚年幸福生活落地生根。(文/游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