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西区:以“三精”军休服务 助推“戎·河西”品牌创建
今年以来,天津市河西区军休所坚持党建引领,靶向发力,探索推行“精细管理、精准定位、精品服务”的“三精”服务理念,全力做好“融、戎、荣”三字文章,扎实推进“戎·河西”品牌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精细管理,在做好“融”字文章上下功夫,为品牌建设蓄势赋能。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战斗堡垒,为党建领航品牌创建培根铸魂。持续抓好党委、所班子和管委会“三套班子”建设,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把切入点放在老同志关心的问题上,把支撑点立在队伍建设上,把发展点瞄在科学管理上,把落脚点落在服务质量上,把链接点融在合力上,筑牢品牌创建根基。制定优化作风强基础、创新观念提能力等一揽子工作方案,创新青年党员常态化学习培训、党支部联络员等制度建设,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探视、关爱高龄独居等服务,组织“暖心助力”大走访大慰问840余人次,通过“培训+实践+考核”的方式,实现“三熟练、一目标”,即熟练掌握军休干部基础信息、熟练掌握军休干部思想动态、熟练掌握军休干部服务需求,实现与军休干部“交朋友”,亲情化服务的工作目标,做到军休干部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军休工作事事有人干,项项有人抓,以高质量服务保障促融合发展,凝聚品牌创建合力,切实增强军休干部归属感和幸福感。
精准定位,在做好“戎”字文章上出实招,实现“戎”享河西有保障。坚持分类施策,定向、定制服务,依据军休干部的所需所盼,科学制定“需求——服务”清单,持续拓宽服务思路,细化服务举措,以贴心关爱暖从戎之心。签订系列养老社会化服务协议,推出“暖家行动”,提供家政保洁等服务达900余人次;持续做好“居家宝”一键通、燃气泄漏联网报警等服务,提供7*24小时动态监测和应急处置等安全服务。持续融入河西区“居家养老”工程,嵌入军休养老服务内容,办理居家养老服务卡约400余张,探索推行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等“五助”服务,以及日间照料、短期托养、文化娱乐、智慧医疗、入户医疗、慢病照护等特色服务。持续完善军休干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升级App终端,探索开展军休干部生日网上祝寿,空巢独居军休干部视频慰问,大重病休干网络问诊等相关工作,弥补服务效能不足。升级微信订阅号,充分利用党支部微信群,组织微党课,文化艺术微课堂,书画摄影微展览等系列活动,丰富智慧养老内涵。逐步扩大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军休所三方合作“朋友圈”,推动医养一体化发展模式,先后与河西区养老院、河西中医医院等签订共建协议,提供优质、优先、优惠的医养服务,推出健康体检、问诊开药、送医送药上门、健康咨询、住院诊疗、慢病管理等个性化服务,开展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有针对性的健康讲座,切实增强军休干部获得感和尊崇感。
精品服务,在做好“荣”字文章上见实效,确保“戎”说河西有作为。统筹军休干部关工委、老战士宣讲团及老战士艺术团等兴趣小组优势资源,持续深化“文化养老”建设,聚焦引导军休干部主动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区退役军人协会军休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天使医疗志愿服务队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不忘初心、传承筑梦”,送医疗、送健康等志愿服务项目,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贡献军休力量。以创办天津市河西军休老年大学为契机,持续丰富文化载体建设,结合春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持续深化与街道、社区、学校等互联共建,举办军地文艺联欢,举办书画笔会、主题摄影展、文体友谊赛等系列活动,以文化传递党的声音,滋养精神根脉,涵养文化自信。结合创立“军旅记忆馆”,持续建强“老战士宣讲团”队伍,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深入机关、校园、军营、企业、街道、社区,开展红色宣讲54场次约16000余人听讲。全所军休干部捐资13万余元,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线上交流等方式,强化跟踪教育,巩固德资双助成果。相继与区教育局、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协力推进“大思政”建设,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军休干部荣誉感和自豪感。